写在前面
如果我们把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看作是资产管理行业净值化转型的起点,那么,2022年我们认为才是打破刚兑真正意义上的元年。
2022年11月,经历了2年债券牛市之后,在疫情管控放松预期的影响下,中国债券市场出现了一次急跌,导致银行理财出现大面积亏损。
“虽然我们现在不承诺保本保收益,但是,过去2年,我行发行的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这句银行客户经理百试不爽的“金句”自此打破。伴随而来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无风险诉求再次下降;大家终于知道了,原来银行理财现在也不保本了,那我就只能选择活期和定期了。其中,一部分老百姓也终于开始醒悟,银行存款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所以,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偏债混合策略产品。
那么,如何评价这种策略呢?我们认为肯定不是看排名,不是谁收益高就买谁;首要考量的是获得感!是否可以稳定的赚钱!既然是银行理财的客户转化过来,承受有限的波动(我们用最大回撤来刻画),获得比理财高的收益(年化4%以上),这个是最重要的。
那么,今年,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专注于偏债混合策略的基金经理,华夏基金的宋洋。
基本信息
基金经理:宋洋
学习经历:中国科学院博士
投资经理年限:6.32年(截至2023/3/15)
在任管理基金数:6只
在管基金总规模:101.51亿元
目前职位: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
个人履历:
2010.7-2016.3 嘉实基金 研究员、投资经理
2016.3-2016.11 华夏基金 数量投资部 研究员
2016.11至今 华夏基金 数量投资部 基金经理
管理产品
数据来源:wind,统计截至日期:2023.03.14
宋洋目前管理了6只产品,除了1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外,还管理了1只二级债基和4只偏债混合基金。所以,偏债混合是特色。而且,这4只产品全部都管理4年以上,说专注也好、说成熟也罢,在这个品类中,绝对算是资深了。这4只偏债混合型产品,都经历了2018的熊市,也经历了2019-2022的一轮牛熊,年化收益5%-6%,我们觉得,符合这个品类(偏债混合)的定义。
单年度业绩
&
策略是否一致
我们先比较一下4只产品的走势,取2018年4月10日至今的共同管理的时间,对比如下:
我们看到,这4只产品全部跑赢了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而且走势是趋同的;最强的华夏睿磐泰利A跑赢指数10个百分点,优秀。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统计日期:2017.8.29-2023.3.14(仅显示完整年度业绩)
从数据验证的角度,几只产品的策略是完全复制的,单年度的差异也不大,这是一类我们比较放心的基金经理,策略一致性较高、风格不漂移。
绩效评价
从基金绩效评价的角度,宋洋任职期间,4只产品年化收益在5%-6.9%之间,最大回撤在-3%到-4.5%之间,夏普比率都在1以上,最高的达到1.72。整体来说,收益能够满足大部分绝对收益目标客户的预期,回撤可控,性价比较高,是一个比较稳健的,优秀的投资能力。
客户体验
我们强调,偏债混合不看排名,看体验。那么这个体验如何定义?我们喜欢用不同持有期的盈利概率来衡量。华夏睿磐泰利A为例,做一个分析:
首先,客户持有该基金的时间越长,赚钱概率越大。
其次,
如果持有1年(任何一天买入,1年后赎回,不考虑交易费用),93.45%的客户都是赚钱的;持有2年,100%赚钱。
我们再看一下具体的数据,无论持有多长时间,平均收益率都是正。如果把平均收益简单年化(1个月收益✖12、3个月收益✖4、6个月收益✖2......),年化收益确实不错。
我们看的再细一点,如果把持有1年期的收益率和沪深300指数同期涨跌幅做一个对比,我们发现,有些时间段的超额收益是很明显的,目测是因为权益投资做的比较好,具体我们后面再分析。
资产配置
写到这里,我们把投资结果写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看原因,看操作的手法和策略。
70%以上投资于债券资产,除此之外,投资股票资产的比例在20%以内;而且择时痕迹明显,符合绝对收益率策略。
券种配置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投资手法是比较灵活多变的。2020年Q2之前,信用债投资为主(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2020年Q3至今,利率债(金融债+国债)投资占比更大。2021Q2-Q4阶段性买入了可转债;除此之外,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也有涉猎,管理确实比较精细。
重仓债券
通过重仓债券可以看出,整体的信用评级较高,AAA评级债券为主。近1年没有重仓城投债,但是投资了部分永续债。看了一下,中国银行的永续债资质还是比较不错的,收益相对较高,放心。
股票行业配置
从行业分布来看:
1、行业分布非常分散,31个申万一级行业全部覆盖
2、阶段性对行业还是有所选择,比如2019-2020年的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
3、整体来说,均衡配置的基础上,阶段性选择方向进攻。
重仓持股
我们统计了近2年的重仓持股,几个特点:
1、大盘为主,基本都选择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投资
2、估值合理,大部分个股市盈率在50倍以下,部分股票在10倍PE以下,有保守,不冒进。
3、个股分散,前10大重仓持股占比没有超过1%的,集中度不超过10%,还是非常分散的。这种策略,就更加显出择时动作的重要性。
投资策略
我们知道,单凭公开信息是难以GET到投资策略的全部的,所以,我们又特别了解了一下宋洋女士的投资方法论,归纳起来是这样:
一、投资理念和目标
1、以绝对收益为目标
不追求市场排名,权益投资的部分也是绝对收益的策略,不论什么行情,追求正收益。
2、控制回撤的性价比
控回撤是偏债产品的核心要素,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回撤比(性价比)
3、重视净值曲线过程管理
追求沿着稳定斜率向上的净值曲线走势
力争提升持有人的持有体验
这几个逻辑和我们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二、战略资产配置
关于资产定位:权益类资产——长期高收益,短期高波动;固收类资产——短期低波动,长期偏低收益。
基于宏观(Macro-economy)、估值(Value)、政策(Policy)的 MVP分析模型决定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三、战术资产配置
1、仓位的管理本质是风险管理
:认知风险产生的来源,才有可能进行风险管理。
2、动态风险预算理念
:借鉴CPPI操作思路,参照安全垫和回撤容忍度,计算每日组合的安全权益仓位;相对于CPPI策略,更加主动:但这是一种基于“避险”的仓位管理操作,而不是基于“择时”博取更高收益的仓位管理操作。
3、短期仓位调整的区间适度
:回撤管理是偏债产品组合在仓位管理时重要的考虑因素。
4、每次决策的仓位调整的幅度可控
:每次小幅的仓位调整节奏,力争勾画出更好的净值曲线走势。
四、股票投资策略
宋洋女士的股票投资策略严谨而多元,既有一套选股的框架和逻辑,又有股指期货对冲(反脆弱)的策略;投资方法介于基本面投资与量化投资之间;比纯量化投资更主动,但是又比传统基本面投资更系统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投资策略的核心是提取正确的基本面逻辑、把握市场的投资者行为节奏,从交易行为中寻找定价偏差,构建多种核心驱动力收益来源的投资策略。
这个部分大家可能觉得有点生涩,我们翻译一下,投资的方法和手段是比较多的,包括选股、择时和对冲,但是,一切的手段都是为了完成两件事情:(1)绝对收益导向——要为客户赚钱;(2)提高客户体验——精细化管理净值曲线,提高投资的性价比。
写在最后
好了各位,关于宋洋和她的偏债混合策略产品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不知道您的感觉如何?正念觉得,
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严谨、投资架构最精密、管理细致程度最高的一位基金经理。
如果您不这样觉得,那是因为您没有见过那些简单粗暴的,权益部分就配一个指数增强策略,然后通过择时来操控的手法。当然,并不是说“简单粗暴”就不行;但是,当您有了更用心、更专业的财富管家之后,还会考虑“简单粗暴”吗?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