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的高额管理费和产品业绩亏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这一时期,投资者普遍感受到管理费与基金业绩之间的不协调。尽管管理费高企,但许多基金的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这引发了人们对管理费合理性和基金运营效果的质疑。
华夏基金在2022年收取了高达60.05亿元的管理费,但可惜的是,其产品的表现并未达到“合格”的标准。
根据最新的wind数据分析,华夏基金的权益类产品中有三只产品规模超过100亿元,它们分别是华夏能源革新A、华夏回报A和华夏行业景气。然而,这些产品在过去一年的净值表现都遭遇了浮亏的情况,投资回报不尽如人意。此外,华夏基金还有12只规模在30亿元以上的权益类产品,过去一年的最低亏损率为0.45%,而最高亏损率高达27.41%。这些数据表明,华夏基金在权益类产品业绩的波动性较大。
与此相反,管理费收入最高的华夏基金权益类产品分别由不同的基金经理管理,其中包括由郑泽鸿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A,季新星与阳琨共同管理的华夏回报A,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以及林晶管理的华夏红利。这四个重要产品在去年共计收取了高达7.38亿元的管理费用,占据了整体管理费收入的12.29%的比例。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6-30
公募基金行业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造福投资者了。
免责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整理,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创意图片: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