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兴全乔迁:2年涨100%,高研值、重风控的明星新生代-兴全有机基金

频道:保险理财 日期: 浏览:0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兴全的董承非,今天来介绍另一位兴全的明星基金经理——乔迁。先来看一个数据:二季报显示,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10只公募FOF,整体最青睐的基金就是乔迁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共5只FOF的前十大重仓中出现了它的身影,且持有这只基金的市值最高。

连基金界的“专业买手”都用手中的钱投了票,乔迁究竟是何许人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就跟着我来一起认识这位基金经理吧。

一、7年研究员起步,师从董承非和谢冶宇,起点高

如果先看颜值,你可能会惊呼这位小姐姐怎么这么漂亮,优秀的人颜值还高,真是让人羡慕。虽说“颜值即正义”,但是这位小姐姐的实力也是杠杆的。

乔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会计专业,2008年毕业后就加入了兴全基金。从研究员做起,一做就是7年,这期间主要跟踪研究零售、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医疗器械这四个行业,涉及

消费、制造和部分周期品

2015~2017年,担任兴全合润的基金经理助理,算是师从谢治宇,这两年期间做了

全行业覆盖。

2017年7月,开始任职基金经理,跟董承非一起管理兴全的另一王牌基金兴全趋势投资,可以说又是师从了董承非,起点不可谓不高。就在前不久,乔迁刚刚卸任了兴全趋势投资的基金经理,又加入了一位新基金经理,看样子兴全一直在培养新人。

2018年5月和7月,乔迁又相继任职了兴全有机增长和兴全商业模式优选的基金经理。注意的是,兴全有机增长还是和另外一位基金经理(季侃乐)共同管理,而兴全商业模式才真正由乔迁一人挂帅,凭借着出色的业绩表现,这只基金让乔迁“一战成名”,规模也从刚接手时的13亿增长到了94亿。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日期:2020.07.28

二、业绩突出,2年年化40%,回撤&波动较低

乔迁的业绩有多好呢?兴全商业模式优选任职2年以来,年化近40%,大幅跑赢业绩基准和同类平均,排在同类基金12%的位置。如果再仔细看,每年基本都排在同类基金前1/3的位置,可以说很稳。当然,乔迁任职时间不长,是否业绩真的很能跑,还要拭目以待。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日期:2020.07.28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日期:2020.07.28

业绩好的同时,乔迁的最大回撤和波动也较低。兴全商业模式优选任职以来的最大回撤是20.20%、年化波动率是19.02%,而同期同类平均最大回撤是22.09%、年化波动率是21.80%。可见,乔迁控制回撤较好,基金净值比较平稳。

有人可能说了,也就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回撤和波动较小啊,兴全有机增长、兴全趋势投资和同类平均相比回撤和波动还蛮大的。这是因为这两只基金是灵活配置型,各基金仓位差距较大,所以平均看来回撤和波动更小。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日期:2020.07.28

三、注重绝对收益,追求更准确的定价能力,动态调整持仓权重

乔迁是一位比较注重绝对收益的基金经理,通过长期持有优秀企业,以及较强的定价能力获取超额收益,属于价值投资选手。

首先,她的

风控意识特别强

,其实这也是兴全基金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乔迁看来,安全边际非常重要,任何股票的框架都是在长期维度里先往下看风险,再往上去看空间。如果看不到确定性的基本上就会先放弃,因为在乔迁看来,如果每只股票都亏一点,复利的损失放在长期维度里是非常可怕的。

其次,在构建组合上,乔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那就是

中长期品种和中短期品种相结合

。中长期品种占到80%以上,这部分仓位的标的5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基本面一定是向上的,从而使得整个基金收益率底部不断上移,保证绝对收益底线。中短期占比不到20%,主要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一些短期波动较大的公司,来增强收益。

这有点像我们之前讲过的“核心+卫星”策略,核心主要配一些长期业绩优秀、稳定的基金,力争获取稳定的长期收益;卫星则配一些风格进取、波动大的基金,博取更高的收益。

不过,不同的是,对于中长期品种,乔迁

会根据这些股票的性价比和成长周期,动态调整持仓权重。

换句话说,她会做一个类似差价的动作,获得波段收益,这也是她增强收益的方式之一,并且还能降低组合的回撤。

这一点,我们从基金的持仓中就能看到,持仓中有不少重复的标的(不同的颜色代表出现的次数不同),持仓股基本变化不大,但是权重变化还挺大的。比如紫金矿业,在2019中报和年报中,占比分别是1.58%和2.64%,到了2020一季度和中报,就进入了前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

正因为乔迁会动态调整持仓权重,从换手率看,兴全商业模式优选的换手率要比一般的买入持有型基金换手率高一些。

数据来源:Wind

想获取长期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

离不开比市场更准确的定价能力。

而这正是乔迁的优势所在,“更准确的定价能力”首先是对投资标的的深入了解,长期跟踪和研究一批好公司。一方面,7年的研究经历,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会计专业出身的她,对财务数字背后的隐藏信息和关联内容更为敏感,因此也更能对股票进行更准确的定价。

整体来看,乔迁的投资框架是

以中长期品种为主、中短期品种为辅,注重安全边际,追求长期绝对收益,加一点收益的增强。

看到这,如果你认真思考了的话,脑海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这个投资框架受限于选股能力,如果没有选出好股票,再怎么调整权重、长期持有,也没有超额收益啊。说的没错,那么,乔迁是怎么选股的呢?她有没有特定的风格偏好?

四、自下而上选股,以长期基本面为导向,行业均衡,不择时

乔迁说,她不会刻意区分成长股和价值股,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选股,以长期基本面为导向,关注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程度,以及标的自身的竞争力和性价比。

在她看来,好的商业模式包括3点:首先,要有优秀的管理层能在关键节点上做出好的商业决策;其次,团队具有良好的的纠错和应变能力;再则是拥有良好的组织架构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不过,从持仓来看,乔迁还是比较偏向成长股。行业上,消费行业是乔迁研究的老本行,长期的跟踪研究经验让她能更准确地对这些公司进行定价,再加上消费本身是一个比较容易出牛股的领域,消费在乔迁的持仓里配的相对较多。不过,虽然组合中重视消费类公司,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均衡的。

数据来源:Wind

乔迁大多数时候是不择时的,股票仓位基本都在85-90%。她说,只有在市场大批量显著高估选不出股票来,或者自下而上去看有大批股票长期维度是低估的时候,才会在仓位上做大的偏离。关于持股集中度,乔迁没有刻意追求其高低,这都是在自下而上选股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数据来源:Wind

关于能力圈,消费品行业是乔迁有相对优势的能力圈,但她也要求自己以合适的节奏拓展能力圈,不断反思、总结和积累。正如巴菲特并不是最先吃到“苹果”的人,但随着能力圈的逐渐扩展,巴菲特依旧在苹果等科技公司的投资中收益颇多。

总结

乔迁虽然管理基金时间不长,但其实已经入行12年,有着很扎实的研究功底,且师从董承非和谢治宇,一路走来,已经成长为新生代明星基金经理。

她很少择时,主要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以长期基本面为导向,80%中长期品种和20%中短期品种相结合,追求长期绝对收益的同时,通过动态调整持仓权重和中短期品种来增厚收益,而这都源于她有较强的定价能力。行业配置上,虽然很擅长消费行业,但也很克制、不偏颇,属于均衡配置,目的也是尽可能地降低波动和回撤,同时她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商学院”。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欲知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好买商学院

影像式测量仪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上海影像仪官方

OGP影像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