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授权转载
文| 本报记者 康佳媛
编辑| 王亦一
“中美贸易摩擦对纺织品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很大,但我们不迷茫不害怕,有信心有动力,我们要在正确的时间做对事,要做好研发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要沿着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出更坚定的步伐。”近日,
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裘建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正是源自于这份对于自身信心的笃定以及出于对纺织行业发展和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的使命和责任,飞亚印染成为2019年度纺织青年科技奖活动的赞助企业。
纺织青年科技奖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15年设立的针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励项目,目的是鼓励和表彰纺织行业的优秀青年人才,同时也为纺织科技创新储备后备力量,是行业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成长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裘建荣看来,一家成功的企业不仅要重视自身的发展,还应该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苦练内功应对市场挑战
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专业研发、印染中高档纺织面料为主的企业,公司主要生产棉、麻、涤棉及其混纺、交织、弹力面料,各类印花、染色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与利丰、沃尔玛、H&M、J.C.Penny、Uniqlo、AEO、M&S、Cap、Zara、Target等国际知名品牌有着长期合作和技术交流。
裘建荣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飞亚印染经历了一次严峻的市场寒冬。
中美贸易摩擦不仅造成订单流失,还导致了原料、设备、用户等多方面的负面连锁反应。
年初,公司上下确有些手忙脚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公司已经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且初见成效,近半个月,订单数量明显回升。
放开国内市场是新发展战略中的一环。
裘建荣分析认为,
打入国内高端市场,与国内快时尚品牌建立合作,一方面可以打通新的流通环节实现成本节约,另一方面则可以建立更加合理的产品和市场供应链体系。
“之前我们90%以上的产品都是出口国际市场,此次放开国内市场我们发现,海澜之家、雅戈尔等国内知名快时尚品牌的订单要求不低于出口产品,部分指标甚至更高,可见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在明显提升。现在,我们已经获得多家品牌企业的认可,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裘建荣说道。
争取军工类纺织品订单是裘建荣探索出的另一条重要发展途径。
他深知,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必然选择,开发军用纺织品,既可以为军队现代化和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更可以助力公司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业务精湛的科研队伍。
事实上,裘建荣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组织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储备,并与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应变,接下数个军工类纺织品订单,且仍有多个项目在洽谈。
“我国印染行业本身就面临着严峻生产形势,中美贸易摩擦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没有时间悲观,必须要抓紧时间练好内功,才能在市场回暖之际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裘建荣说飞亚印染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应对市场挑战。
技术创新赢得广泛认可
飞亚印染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最主要是源自于其多年来对于生产技术坚持不懈的创新。
自成立之初,飞亚印染就定位于生产中高端印染织物,始终将原始创新看成是对未来的投资,在软硬件上不吝投入。
裘建荣坚信,
注重科技创新才能具有行业话语权,才能实现企业技术链和价值链的提升。
裘建荣接手飞亚印染有将近6年时间,这段时间里,飞亚印染坚持走技术引领生产、科技带动发展的道路,注重人工智能、机器换人等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2019年度中国印染行业三十强企业,并成为众多国家级科技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
举例来说,
飞亚印染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针织物平幅连续式印染技术”的研发。
该项目目前已经结束小样测试阶段,正在进行设备的系统性安装。裘建荣表示,
这一工艺突破了困扰传统印染工艺的世界性难题,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方面明显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坚定企业家应对贸易冲突的信心。
此外,飞亚印染还承担起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的重任,参与并修订包括印花工、印染前处理工、印染后整理工等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飞亚印染在设备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粘胶类低张力平幅煮漂前处理长车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中国十大纺织科技产业推动奖”。
各方面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依托粘胶类低张力平幅煮漂前处理长车机器换人项目,可明显减少用工人数提高生产效率,且环保节能效果显著,用水量不到原来设备的六分之一,该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业内专家对于该项目也给出了高度评价:从能耗方面讲,该设备可以节水85%,节约80%染化类助剂;从生产能量上讲,该设备一天连续式生产可以达到8万米,从原来的间歇式变成连续式,整个效率提高了50%。
“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飞亚印染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加强新产品研发、改进以及技术储备,才能将产品做精做强。
科技创新的理念来自劳动一线,科技创新的成功源自行业专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研发新产品时,我们一直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灵魂,我们要保证它的质量,让更多用户体会到更高的附加值。这一切,首先要源自于我们自身的进步。” 裘建荣说道。
资源积累提升品牌价值
“用生命做企业”是业内同仁和公司员工对裘建荣的一致评价。他的办公桌上放了厚厚的一摞手稿,是他随时记录的关于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灵感和要点;他5年吃了72箱方便面,穿坏了13双布鞋;他多年坚持每周两天凌晨一点到三点与员工在车间奋战……这位拼命三郎,正坚定不移地带领着飞亚印染公司在激烈竞争的纺织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飞亚印染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也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在完成一定的原始积累后,飞亚印染将如何再上新台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定期多维度、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检查企业的自身情况。”
裘建荣说道,“未来的企业竞争,绝不是单纯的同质化价格战,而是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体系的竞争,未来的市场重心会逐渐向具备科技创新领域优势企业集聚,这一趋势目前已经有所显现,只有实现产业链的完善,才能实现自我变革与提升;只有共享价值链,才能实现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裘建荣坦言,下半年市场依旧比较严峻,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他说,
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企业家越来越自信,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将越来越有竞争力。
中美贸易摩擦不会打倒中国企业,只会让大家更加团结,更加了解原创科技的重要性,更加激发大家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意志力。
谈及此次赞助纺织青年科技奖活动,裘建荣表示,由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主办的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
,是为全国的纺织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优秀科研成果发布的权威平台,更是纺织领域科研人员探讨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的重要平台。而纺织青年科技奖的评选,可以鼓励纺织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为行业带头人,助力行业永续发展。“飞亚印染一向积极参与行业互动,此次赞助纺织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
一方面希望成为连接行业上下游的关键纽带,为行业内企业搭建无障碍的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国内外专业人士知道、了解飞亚印染,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
” 裘建荣说道。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我国印染行业面临着环保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大环境下,飞亚印染在成就自身的同时,也在努力地为同行企业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方案,这样的魄力着实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