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注大数据生态体系建设如何助力“双创”发展?-沈阳中盟自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频道:基金定投 日期: 浏览:0

11月12日上午,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基于‘创业创新’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分论坛召开。本次分论坛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沈阳市于洪区联合主办,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沈阳市于洪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忠昆致辞。

沈迟副主任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数据产业”之所以成为近两年来的“热词”,不但是因为代表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需求。依托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可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出一片广袤富饶的土地。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沈迟副主任

沈迟副主任认为,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牢牢把握宝贵机遇,着力打通体制机制、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新兴产业、政府服务等“最后一公里”,依托大数据产业努力构建创新要素完整、创新服务完备、创新政策精准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

王忠昆区长介绍,于洪区地处沈阳经济区核心区,是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的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区,是辽宁省最佳投资环境区。于洪区正积极融入数据经济蓬勃兴起的浪潮,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引领产业升级、服务民生、助推转型的重要抓手。

沈阳市于洪区区委常委、区长王忠昆

王忠昆区长称,于洪区规划了五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将利用五到十年时间,建成三到五个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特色高端产业集群,集聚二百家骨干企业,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亿以上的国家级信息技术产业区。

主题发言环节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安晖,新媒体排行榜联合创始人、COO李建伟,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翱旗科技高级副总裁范一炜,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桐先后发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安晖围绕于洪区大数据产业园发展做了报告,安晖认为,于洪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方面有助于强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完成整个辽宁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布局。二是有助于提升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沈阳市的产业转型胜利。三是于洪区有着非常好的基础,现在以大数据作为抓手,有助于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于洪区新的经济社会增长点。

新媒体排行榜联合创始人、COO李建伟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包括微博、微信、传统门户客户端、视频网站、音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发展有三个趋势,一是带动技术的发展,比较好的内容创作平台包括脸书、优酷等等,技术对于媒体表达进行了赋权。第二方面的趋势来自于现在的圈层效应。第三是媒介自由,个性化的表达,跟个人化内容的需求非常匹配的。李建伟认为,基于以上几点,带来了社会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大。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认为,现在的产业结构应分为三维产业,传统产业是一维,传统加互联网是二维,三维产业是集聚发展空间和想象力,是智能科技。王柏华称,浪潮集团近期发布了“百城万客”计划,一百个数据所,一百个创客中心,支持一万名创客,带动百万创客。浪潮集团将释放数据正能量,所有的非法数据不拿,致力于社会理性发展提供可信数据支撑。

翱旗科技高级副总裁范一炜介绍,翱旗科技从数据的采集、融合到数据的管理,从数据的存储以及建模分析中,正形成自己的创新大数据生态链。翱旗科技希望为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提供通用化技术。

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桐认为,当今中国乃至全球,任何一个企业的业务都是需要大数据支撑的,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今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数据资产化,决策数据化的时代。数据正成为企业核心资产,而不再是业务发展中附属品,不是支撑部门,是一个创新部门。

随后召开的沙龙交流环节中,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高志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社总编郭嘉凯,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研吴崇宇,沈阳中盟自贸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千舒,华傲数据技术总监冯大志等就大数据产业与创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并分享了相关新鲜案例与先进经验。

本次论坛由中国网《中国访谈》策划人、主持人宋若冰主持。

2016沈阳·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暨2016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发展(沈阳)博览会于11月11日在沈阳市开幕。本届创新大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农业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下,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市大数据管理局、沈北新区政府、东软集团共同承办。

会议以“振兴、协同、共赢”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探索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助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助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理念、新模式。

本文来源:城市中国网

————————————

测量仪器 上海

影象测量仪

光学测试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