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注何时反转?美元下跌人民币仍大幅贬值,汇率跌破7.23-人民币对美元最终会贬值到多少

频道:基金理财 日期: 浏览:0

降息之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加牵动人心。

端午假期,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破7.22重要关口;6月2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连破7.2、7.23元关口,晚间离岸人民币汇率更是跌破7.24;这是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双双自2022年11月份以来的首次跌破7.23。

2023年4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已经在持续走低了;

5月17日,人民币汇率年内首次跌破7.0整数关口,

距离彼时只过去了月余时间,贬值幅度明显有点“超调”,也就是超过长期的均衡水平了。

不仅如此,这一轮人民币贬值的幅度也是远超美元指数的走强幅度。

一直以来美元强,人民币被动走弱;但在过去的三个月里,美元指数只上涨了2.1%,而同期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贬值了4.9%(不包括6月26日的大跌400个点,以下同)。

尤其是在6月份美元下跌后,6月末较5月初美元指数仅上涨不到0.8%,但同期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却接近3.7%,已远远超过美元上涨带来的被动贬值幅度。

也就意味着,这一轮的人民币贬值不仅仅是美元走强的被动贬值,明显还有其他更为主要的原因。

汇率本质上是两国经济强弱的比较,因而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之大往往被解读为中美经济表现预期差的扩大,尤其是人民币无视美元指数的回落而继续下跌;但是经济增长的差异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汇率的大幅走低。

很简单的例子,以日本为例,二季度以来似是风光无两,先是日经指数不仅创下33年来的新高,更是以累计涨幅超过22%,夺得今年全球股市涨幅排名第一;一季度日本GDP 环比折年增速达到2.7%,远超预期;5月份PMI指数由2022年的48.9%回升到54.3%,远高于美国与欧元区经济体临界值以下的水平。

强劲的经济复苏数据,理应日元对美元汇率走强,但是当下的行情,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143,同样创下2022年11月以来的日元贬值的最高水平。日元对美元汇率贬值虽然没有突破历史新高,但是据外媒报道,当下日元对外购买力已降至近50年最低水平。

二季度国内经济环比增长不及预期,但如果以5月份的汇率贬值对比,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2%,也要低于欧元的2.7%和日元的3.2%;如果从5月初到6月末来算,日元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已经超过4%,也是大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

综合来看,这一轮汇率的贬值幅度,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货币的宽松程度。

比如日本,美国加息下一直坚持量化宽松政策,而且财政力度更是大幅上升。

6月份,我国降息10个基点,而美国7月份的加息言论导致市场预期加息25个基点概率超过70%,中美货币政策的再次分化,海外市场进一步压低离岸人民币估值而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

6月26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跌破7.24,持续刷新去年11月份以来的新低,且离疫情管控下的最高点已不足1400点了,

人民币汇率是继续走贬还是会反转,何时会反转便成了市场关心的话题?

5月份,人民币汇率虽然大幅贬值,但是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结售汇与非银部门跨境收支均呈现顺差,资本的跨境流动仍保持均衡与平稳的态势,也就是并没有明显的资本流出压力。

所以,这一轮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变化更多的还是政策取向的结果,为了稳定经济,降息与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再加上跷跷板另一边美国再次预期加息的升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自然有更大的贬值压力。这个情况,可以参照2015年的人民币贬值与降息、货币宽松稳经济增长。

这也是汇率持续大幅贬值,并没有看到央行发声与干预的原因,也就是到目前为止,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贬值,当然这种贬值是在可控制范围与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以过去五年为例,三次出现人民币破7.0关口到重回7.0以内,去年那次只用了3个月时间。

至少从目前来看,汇率仍将在低位维持一段时间,一方面美国7月份加息的预期升温,另一方面则是前面讲到的稳增长宽松货币政策的取向所致。市场化的汇率贬值纯属“买预期”的操作,

反转则取决于美国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整或者我们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稳增长的成效。

(申明:凡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须取得授权,并注明“转载自【中国地标城策院】@许子 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并被追究责任。)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