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国家系列——马里,遍地是黄金的最穷国家-二零一五年农业银行总资产有多少

频道:财经问答 日期: 浏览:0

遍地是黄金的最穷国家——马里

古往今来,黄金就是财富的象征。黄金作为硬通货,小到寻常百姓,大到富绅商贾都会存有黄金,就连国家都会储备一定的黄金作为战略储备。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有这样一个内陆国,遍地都是黄金,但是当地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马里位于非洲西部,和前篇介绍到的内陆国家尼日尔相邻,面积略小于尼日尔,为一百二十四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内陆国,非洲西部的第二大国家。和尼日尔一样,北部为撒哈拉大沙漠。全国一共有二十三个民族,主要有班巴拉、颇尔、塞努福、和萨拉考列族,并且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因为曾经被法国统治过,所以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语为班巴拉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只有百分之十八信奉传统拜物教,百分之二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三大黄金源地之一

这个国家是非洲三大黄金生产国之一(另外两个在评论区告诉大家),它的黄金储量甚至比三分之二的非洲国家之和还多,除此之外,还有铁十三点六亿吨,铝矾土十二亿吨,硅藻土(涂料油漆添加剂和可湿性粉剂等用途)六千五百万吨,岩盐(用途广泛化工业原料之一)五千三百万吨,磷酸盐(上一篇有介绍)一千一百八十万吨,还有大量的石油和钻石资源。

军阀独裁,底层百姓挖金只够温饱

按常理说,有着如此丰厚的资源,怎么也会成为南非(曾是发达国家)或者沙特一样的国家,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真实原因是马里国家护卫队的一名司令员,他名下就有很多金矿,保守估计一年也会给获得近一亿美元,而在他金矿工作的工人收入却少之又少,挖矿所得的报酬,仅仅只够吃饱而已,有的时候,甚至会拉着自己的孩子跟着挖矿来维持生计。是不是很匪夷所思?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富人更富,实行独裁专制,手中有权的人,通过黄金换取枪支弹药和粮食货物,然后继续压榨底层的工人为他们挖取金矿。据不完全统计,马里当地的军阀每年都要花费九千万美元左右购买军火,而没有财富积累的底层人民,只能拼命地挖矿,堪堪足够家里的吃喝,即使幸运的挖到了大量的金子,也无法支撑全家人的开销。

教育水平落后,金子只是有颜色的石子

虽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金矿主的压榨,但是也有着教育水平落后的原因。因为在马里,金子是比较常见的,在不了解金子的价值的情况下,当地老百姓也只把挖矿当作一种可以谋生的工作,通过挖矿来换取生活收入,在他们眼里,金子只是有颜色的石子而已,而那些矿主和军阀,却通过工人辛辛苦苦挖来的金子换取武器,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剥削他们。

守着巨大的金矿资源,但是却没有工业体系发展,虽然遍地是黄金,但是高层建筑几乎看不到。整个国家也只有三个水电站,十二个火力发电站,一个太阳能基站,再然后只有少得可怜的制糖、棉花、纺织、啤酒等产业了。这里没有有气候的工业来释放多余的劳动力,再加上地处热带气候,降水稀少,农业也很难发展起来,所以当地人,要么选择逃出国门打工,要么认命的在矿区工作。

越穷越淘金,陷入恶性循环

为什么说马里是非洲三大黄金源地之一,就是因为开采这么多年,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出口量。并且在一千多年以前,马里就开始挖掘金矿。起初政府是不允许百姓私自挖金矿,但是越来越多的金矿被发现,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就放开了政策,允许百姓私自挖矿,甚至一度批准百姓挖到的金子可以据为己有。在这样的巨大利益诱导之下,民众纷纷加入到淘金的浪潮之中,农业和工业没有了劳动力,无法生产出和人口匹配的物质所需,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得严重扭曲。到最后,人民把希望寄托在淘金换取生活所需,就演变成越是穷,越要淘金,越是淘金越是穷的恶性循环。

获得国际援助,旨在提高国民教育

时至今日,马里依然拥有大量的黄金和矿产资源,依然无法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好在政府也开始警醒,逐渐发展其他的产业,并且国际上也纷纷施以援手。在二零一五年,世界银行提供了二百一西非法郎,就是为了推动教育革命,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病因。

说到这,我觉得大家也不会想着去马里淘金,因为生活在我们国家,大家都是幸福的,生活不就是奔着一个幸福吗?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靠双手就能创造财富,再悄悄地说一声:我国在二零一九年可是世界黄金产量的第一名啊!(420吨)

凌晨编辑不易,求个赞和关注,比心~

轴类测量机

光学测量仪

光学测量公司

上海影像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