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域,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共享和协作的精神。然而,美国却采取相反的策略,特别是在华为威胁西方电信和半导体领域垄断地位时。自孟晚舟被捕、华为被纳入实体清单、芯片断供,美国及其盟友对华为进行技术封锁和脱钩,导致华为在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大幅缩减,5G订单停滞,营收由8000亿降至6000亿。
尽管如此,华为并未被打垮,反而越挫越勇,启动了“南泥湾计划”,组建了二十余个“军团”,并度过了艰难时期。2022年,华为扭转了营收下滑的局面,实现了云计算和ICT基础设施业务的稳健增长。
虽然麒麟芯片受限,但华为用3年时间完成了1.3万个核心元器件的自主研发,4000多种电路板的国产替代。此外,华为推动芯片产业链自主可控,如14nmEDA工具的国产化,通过芯片堆叠技术、超导量子芯片、光子芯片降低对高端光刻机的依赖。
在美国强力打压下,华为依靠任正非的战略部署,特别是“不抱幻想”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发展。孟晚舟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后,华为更明确表示要“向死而生、坚持奋斗”。
华为不留退路的选择,反而让胜利之路变得更加明确。华为将重心放在对美国芯片依赖较低的领域,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逐步增强。
近期,孟晚舟宣布,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267家企业选择华为,预计数字化转型市场产值可达23万亿元。
此外,华为智能终端业务逐渐回暖,手机出货量目标由3700万台调整至4000万台。在PC领域,华为实现逆势上涨,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出货量同比增长34.1%,排名第二。
与主动脱钩的企业如戴尔相比,华为后劲十足。如今,越来越多美国和海外企业意识到,与中国企业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一些美国媒体感慨:我们封锁了什么?最后,华为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手机、PC业务迅速回暖,美国企业纷纷向中国示好。希望国内更多企业学习华为,坚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缩小与西方企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