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半年亏损扩大40倍虎嗅怎么做到的百孚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频道:保险理财 日期: 浏览:0

Bianews报道

虎嗅科技(NEEQ:834527)近日发布了2016年半年报。公司本期营收686.50万元,同比增长16.8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28.8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5.5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035.09%。

同时,上半年虎嗅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4.42万元,同比下降1053.93%。截至2016年6月30日,虎嗅总资产为2936.62万元,净资产为2679.89万元。

员工增加19人,薪酬增3倍?

虎嗅于去年年底正式挂牌新三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报价系统中虎嗅科技的成交仍然为零。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实。

对于本期亏损扩大和现金流净额的下滑,虎嗅方面解释称,是因为产品研发投入加大、团队规模扩充以及员工薪资福利提高所致。

其中,产品研发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现有产品的功能开发、优化及新产品的开发等;人员扩充方面,主要扩充了销售团队的人员规模;同时,公司提升了员工的薪资福利。虎嗅方面称,人员扩充造成了运营成本的上升,进而导致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个理由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此次的严重亏损。

关于员工的扩充,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到相关数据。2016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数量从54人扩充至73人,半年新增人员19人。但是财报同时也显示,在新增人员只有19人的情况下,其职工薪酬增长了近3倍。这个涨幅未免有点夸张。

同时,在产品的功能优化和新产品的开发方面,2016年虎嗅的客户投放将进一步加速向移动端转型。2016年上半年,虎嗅App有过两次迭代上线;5月25日上线的子产品“书入法”;次日又上线子品牌“怒马”。

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虎嗅在移动端的投入并没有收到太好的成效。目前虎嗅在应用宝的下载量为8.1万,豌豆荚下载量为9.9万,在App Store的评论数为226个。事实上虎嗅去年共孵化了4个产品,包括书入法和怒马在内,还有数码社区和电商项目。根据目前的曝光,其数码社区和电商项目有可能已经中止。

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仅研发费用虎嗅就用去326.30万元,比其全部亏损额还要多。而且,多项数据表示,虎嗅目前的收入或仍以 PC 端媒介收入为主。

由此看来,虎嗅在上半年对公司新业务的投资以及对现有业务的优化上,并没有为公司创造更高的收益,其向移动端转移业务的战略越来越像是一招险棋。

营收重心发生转移

营收方面,对比虎嗅2015全年各类型收入,2016年上半年其最大营收来源由整合营销服务转移至线下及相关服务方面。

2015年年度,虎嗅的整合营销服务营收为840.17万,是其最大营收来源,超过广告发布以及线下及相关服务的两项营收之和。

而在2016年上半年,虎嗅的最大营收来源发生转移,线下及相关服务活动以342万元的营收成为其最大营收来源。作为一个互联网科技类的新媒体平台,营收重心转移至线下的业务模式上显然有些脚重头轻。

客户发生重大变动

主要客户方面,对比2015年的情况,2016上半年虎嗅的主要客户源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5年,虎嗅的前五名客户源分别为天津东方传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百孚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英仕互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以及京东世纪贸易。其中,天津东方传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贡献营收127.76万元,占比7.73%。

2016年上半年,虎嗅前5大客户分别为上海致趣广告有限公司、百度、支付宝、博雅公关以及北京明日阳光广告有限公司,其中,上海致趣广告有限公司贡献营收67.92万元,占9.89%。虽然是在客户上有了更多大公司的参与,但对其营收的贡献依然有限,有待后续开发。

从目前来看,虎嗅的发展并没有良好的业务支撑。但在它的财报中却发现,虎嗅还新增加了会员服务,包括向会员提供研究报告、线下圆桌分享、虎嗅全新品牌线下活动的专属折扣及其他增值服务等等。在明明移动端新业务没有取得成绩的情况下,虎嗅又着急忙慌地发展新业务,作为一家已经挂牌新三板的公司,适时地停下来冷静一下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ogp测量仪测高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