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新年新气象。
新年伊始,阜新市变“闲季”为“忙季”,全市上下总动员,奋力打好项目建设“开年第一仗”。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在每个重点项目背后,都有一个争分夺秒的工作专班,抢在土地开化之前办完各项手续。待到4月开工季,换来项目建设百花齐放。
隆冬不“猫冬” 项目“热启动”
今年,阜新市提出“两个高于”的发展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为了高质量完成这一目标任务,阜新市强力推进10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启“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新征程。
目标既定,唯看落实。工作在一线推进、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一线工作法”成为阜新市作风建设重中之重。
阜新市各县区、部门负责人手里都有一张4月份开工的77个重点项目统计表。每个项目配有一个工作专班,按照办理清单、环节清单倒排工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抢在3月底土地解冻前办好所有手续,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重点推进5个合作协议的签订,加快编制6个专项规划,全面开展10个重大项目和26项重点工作……在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时间表。
遍布城乡的各路招商小分队集中开展“年终岁尾”双招双引活动,利用“产业地图”“招商地图”开展精准招商。通过网上谈、云签约,一批高质量项目成功落地。
数九隆冬,辽宁中瑞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在阜新市科技局鼎力支持下,中瑞成立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在科研人员全力攻关下,拳头产品——光子脉冲杀毒灭菌机成功面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这种新型空气消杀设备供不应求。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镇干沟子村新阳70MW(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随着吊装机、打桩机交替作业,冰天雪地间铺陈出蔚为壮观的光伏矩阵。
同样的建设场面,分布在东起新邱、西至清河门的6个标段上。这里曾是矿井林立的百里矿区,随着煤炭资源枯竭陷于沉寂。阜新市积极探索沉陷区生态修复新模式,采取“光伏+农业”“光伏+土地治理”等举措,昔日千疮百孔的排土场、采煤沉陷区,将变身追光逐日的新能源基地。
高铁大动脉托起“双向融入”梦想
这是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这条交通大动脉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早餐在阜新吃蒙古馅饼,午餐到北京吃烤鸭。”1月22日9时17分,阜新乘客付艳红满怀期待,登上京沈高铁首趟进京列车——G952次列车。
京沈高铁在阜新境内全长90.6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13%,阜新成为一座重要节点城市。到沈阳45分钟,到北京2.5小时,时空距离的大幅缩短,对阜新而言是难得的机遇。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高铁经济“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在沿线城市发展中赢得先机,是“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一道必答题。
“十四五”规划描绘出清晰的高铁经济路线图:以产业融合为重点,以通道对接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牵引,向西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东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以高铁为媒,构建双向融入发展格局,打造京津冀产业外溢的“桥头堡”、辽宁开放合作的新增长极。
去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阜新作为“国字号”示范区两个城市之一,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之上,迎来全新机遇。
在嘉寓阜新清洁能源产业基地,负责人刘建启指着整整一面墙的专利证书,自豪地说:“我们有700余项国家专利,在节能门窗幕墙、太阳能光伏光热、智能装备三大领域处于领军地位。”
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其中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创下北京嘉寓集团有史以来项目建设最快速度。“阜新速度”坚定了嘉寓加大投资的信心,斥资120亿元建设氢能产业基地,这也是嘉寓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
进入2021年,光伏光热产品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氢能研发快马加鞭,嘉寓在阜新创造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阜新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机制、一流效率、一流服务”营商环境,形成“雁来雁群来”的“头雁效应”,以嘉寓为代表的京津冀企业争过山海关,在阜新这片沃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在彰武经济开发区,一家家河北企业比邻而建,带来智能铸造、“云端”生产等技术与理念嬗变。
海棠山风景区、大清沟风景区等26个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文旅产业异彩纷呈,让阜新魅力独具。在京沈高铁催化下,阜新将变身沈阳城市圈和京津冀地区的“后花园”“米袋子”“菜篮子”,实现“溢出效应”最大化,让这条大动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吃“科技饭” 走“创新路”
吃“科技饭”、走“创新路”,跨越式发展的种子不断萌芽。
1月12日,院士温泉公寓和优秀专家疗养基地在宝地温泉康养度假区揭牌,服务专班将为院士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专人服务。
去年,阜新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交出一份靓丽成绩单:与4位院士开展项目合作,引进沈阳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等8个科技特派团和专家服务团,建立国家和省级双创平台7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7个,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5%,“瞪羚”企业新增6家,发明专利有效拥有量增幅居全省第一。
阜新建立市级“专精特新”培育库,对30多家入库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服务,引导入库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历经一年培育,今年一开年就传来喜讯:金凯(辽宁)化工有限公司和阜新市石油工具厂入选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阜新将继续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积极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重点推进产学研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建立更深层次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弯道超车探索出一条捷径。
2001年,阜新成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历经20年不懈奋斗,阜新站在新发展起点之上,正在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开启“高质量转型,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冯庆洋)
来源: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