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阜城县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在阜城县王集乡崔杨庄村布鞋加工作坊内,工人们正在熟练地进行剪样、包边、捶底,各个工序有条不紊。
手工布鞋在中国历史悠久,制作一双传统手工布鞋,共有剪样、纳制千层底、包边、锤底、烤鞋定型等十几道工序,每一个工序都体现了传统技艺。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制鞋的兴盛,这项中国传统技艺逐渐没落。传统手工老布鞋的传承人杨西利说,如果不创新这个行业马上就不行了,所以说必须做出更适合年轻人穿的东西来,让年轻人喜欢这个东西,咱才有生命力,咱才能走下去。
杨西利清醒的认识到,质量是生命,创新是血液,为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年来,他转变思路,将精力用在培养工人和对传统老布鞋的创新上,增加防水、防滑、除臭、芳香、养生的功能性布鞋,让人穿着更加舒适、健康。传统手工老布鞋的传承人杨西利说,手工老布鞋最早,就是两个样子,一个是千层底,一个是牛皮底。到了后来,就像集纳底、橡胶底、聚氨脂底,样子从这个化纤的鞋面到这个纯棉的、纯毛的到现在发展了有几十个样子,现在一天能做到300双手工布鞋。
杨西利不仅延续了传统技艺的生命力,还带动了人们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共吸纳本村以及附近村庄1000多名留守妇女从事手工布鞋加工产业,人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