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长白山即将通高铁,最美“森林高铁”站房抢先看2、让古琴再鸣太古之音——台湾琴师林立正的工匠精神3、发现最美铁路丨长白山站:建在森林中的高铁车站
长白山即将通高铁,最美“森林高铁”站房抢先看
首条通往长白山的高铁——新建敦化至白河铁路客运专线开通在即,由中铁建设承建的全线两座新建站房长白山站、永庆站全部进入开通倒计时,标志着长白山地区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敦白高铁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全长11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新建站房两座,分别为长白山站及永庆站,均由中铁建设承建。长白山站被誉为中国最美“森林高铁”站房,地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腹地,站房总建筑面积为29998.95平方米,站台规模为5台12线。永庆站位于安图县永庆乡,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计规模2台4线。
中铁建设团队在装饰装修过程中,紧扣吉林省绿色发展主题和精品站房建设,落实国铁集团“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客站建设新理念,以匠心推进品质提升,把吉林省和长白山地区文化特色与站房充分融合,打造新时代精品客站标杆工程。长白山站站房整体建筑曲线借鉴了长白山山体轮廓,建筑屋顶采用“三江汇源”设计理念,室内装修以仿木纹色为主色调。
中铁建设团队把“吉林雪”、“天池水”、“美人松”等地方文化元素充分融入站房细部做法,使站房与长白山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候车大厅天花板吊顶由“三江汇源”“天池水滴”和图腾“海东青”展翅造型共同融入组成,美轮美奂;集散厅立柱采用木纹色热转印铝板装饰,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美人松”和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图案展现的栩栩如生;在站房背立面,玻璃幕墙充分扩展了视觉空间,进一步凸显站房外部的森林景观;雪花造型灯、内嵌“三江源”激光雕刻艺术造型柱、艺术风口以及精致美观的收边等,无不在细节之中展现建筑之美和建设者的匠心。
永庆站站房方案借鉴当地传统小木屋、坡屋顶的建筑形象,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加以演绎,屋盖形成了一个围绕中心点的多折面,站房正立面对称布局的幕墙富有层次感和音乐之美,外观整体采用仿木纹色,不仅与周边的森林环境相协调,也在林海雪原中营造出温暖舒适的视觉体验,彰显了长白山旅游建筑的独特气质。
据悉,敦白高铁开通运营后,长春经敦化到长白山的时间将由原来的4个半小时,缩短至2个半小时,对进一步打造长白山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长白山地区全域旅游、冰雪经济发展,助力吉林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东北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让古琴再鸣太古之音——台湾琴师林立正的工匠精神
新华社台北1月21日电(记者杨慧 章利新)“琴就是我的生活,从事任何一件事,‘只有死在里面,才能活出来,’不怕没前途,就怕研究不到位。”这是现年75岁的台湾斫琴师林立正的人生体悟。
他曾是渔船船长,带领船员远渡重洋,而立之年接触古琴,拜名家为师,后致力延续、提升传统斫琴技艺,推动两岸古琴音乐交流。
林立正的“梓作坊古琴艺术工坊”位于台北市西北郊,距离市中心20多公里,穿过蜿蜒曲折的马路,坐落在一排平房中间。
走进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木质大抽屉,里面装满了三角锉、细锉、刨、扳手等上百种制琴工具,墙面一侧挂着一段福建漳州南山寺的房梁木,上方“一代宗师”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另一侧挂着十几床未完工的古琴。
据林立正介绍,这块房梁木是上世纪80年代他在南山寺翻修时征得寺方同意后买下的。“这块木头年代久远,对别人来说可能没用,但对制琴者来说是上等好料,木头越久远,做出的琴板就越能与琴弦产生共鸣。”他说。
林立正祖籍山东莱阳,幼年随家人来台,因为家贫,高中毕业后常年出海捕鱼。如今虽已年过古稀,但对与古琴的缘起,他至今还历历在目。
“1974年,有位朋友想弹古琴却买不到,问我能否帮忙制作,因为我有木工和漆艺基础,就答应了。”他回忆说,动手后才发现完全不懂,对琴的厚薄、尺寸完全没有概念,只能凭照片和想象来做。
为制作一床好琴,林立正选择了他所知“最好的木头”——阿里山桧木。根据对古琴内部结构的推测,花了近两年时间,林立正的第一床琴总算完成了,但琴弦又该上哪去买呢?后来他辗转找到古琴名家孙毓芹,经指点才慢慢摸到制琴门道。
凭着对制琴的热情,林立正放弃出海,研究木质、漆性,到处寻找木头,进校园旁听木材化学、物理课程,想尽一切办法弥补短板。他坦言“当时就想着一头钻进去,没这个狂热是做不下去的。”
制琴是一个传承久远的行业,斫琴师向来多是密技自珍,唯恐技艺外流而被人学习超越。而在林立正看来,制琴技术属于人类,他只是幸运地发现了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罢了。基于将技艺传之于世的责任感,1996年他决定开班授徒,至今已培养百余名学生。
他回忆说,虽然第一批只有8个学生,但实现了教学相长。通过教学,他修一个琴面的时间从原来的两天缩短至两小时。“刀子下去就知道位置在哪,闭着眼睛,敲一下摸一摸就知道到什么程度了,就像大医院的小医生,熟能生巧。”他说。
古琴制作首重选材。“好材料要举之轻、击之松、折之脆、抚之滑,木纹要直,要达到这些条件,最起码年代要久远。”他说。
制作工序也很关键。林立正认为,好琴的特质首先是声音要好,其次外形雅致、结构坚固。“古琴制作需要先做好琴面再试音,试音发现哪边闷,然后从里面修,表面不动。这样才能让木头和琴弦共鸣的效果发挥到最好。”
他还尝试用古法改进琴的结构。“古人的心血我们不能糟蹋了。”他举例说,老木头在空气中久了会“呼吸”,夏天会吐水分,带树脂出来,日复一日,树脂越来越少,木头与弦的共鸣空间就越来越大。如果用现代技术,拿胶填满几百年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小缝,那声音就完了。
1990年,时任台湾和真琴社社长的林立正赴成都参加古琴艺术交流会,两年后又率团赴大陆演出,是两岸古琴交流的先行者。此后,他还在台湾参与、主办过多届古琴演奏会,邀请大陆代表来台演出。
如今,他几乎每年都赴大陆参加古琴交流活动。他认为,两岸应加强在古旧材料鉴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林立正还打算去北京开工作室。他认为大陆老琴多,古材料资源丰富,他希望努力让更多古琴“复活”。
林立正的次子林法是他最默契的伙伴与知音。林法自幼学习古琴,曾赴北京就读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毕业后在吉林艺术学院任教。他还与父亲一起制琴,开设“太古琴馆”教授弹琴。
就像古琴讲究温润涵蕴,对自己的艺术成就,林立正总是谦虚以对。他相信,所有坚持都是为制一床传世之琴,正如唐代制琴家雷威所言:“选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发现最美铁路丨长白山站:建在森林中的高铁车站
长白山站,位于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腹地,是隶属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延吉车务段的一个高普混三等站,被誉为“森林中的高铁站”。2021年12月24日,随着白敦高铁开通运营,长白山站正式投入使用。
长白山站为线侧平式+线上高架站房,总建筑面积29998.95平方米,其中,线侧站房建筑面积16821.35平方米,高架站房建筑面积13177.6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最多可容纳2000名旅客同时侯车。旅客上进下出,出站通道净宽10米。雨棚总投影面积26692.30平方米,站台规模5台12线。
远看长白山站,犹如原始森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车站周围保留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仿佛建筑生长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站前广场保有大量的自然景观,绿草林木、鸟语花香,让旅客漫步在林间,感受着建筑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与美好。
同时,站房的设计依托“三江之源”进行概念构思,总体布局采用三段相切弧线造型,分别象征流淌着文明、生命、发展之水的三江(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三条弧线中间围合出寓意着三江之源的天池,屋顶是充满动感的天窗,中部采用仿木纹色铝板点缀,白色透明的玻璃幕墙如流水般映衬着群山,既表现出了长白山独有的“神山、圣水、奇林”文化元素,又彰显了巍峨天际、滚滚江水与现代高铁的动感结合和完美统一。
从落客平台进入长白山站,映入眼帘的是“长白十六峰”“长白山八景”铜浮雕,全景展示了长白山这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引领旅客走进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长白山文化。
长白山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最早加入“世界生物保护圈网络”的自然保护区,更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基因库。进站口正上方是一幅78米长的“绿色森林高铁·大美长白画卷”文化展示墙,栩栩如生展示着高铁元素和长白山地区1000余种动植物资源,并加入12306、雪花、山水等文化符号,让旅客刚一进入候车室,就如同乘坐高铁走进了美丽富饶的生态天堂。
长白山奇异的景色和质朴的风光,堪称天下一绝,更以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多次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纪录。在长白山站,数百种文化元素被融入到各处内饰和细节,飘飘洒洒的雪花镂空雕刻、坚毅挺拔的美人松灯柱等,都融入了巧妙设计,让点滴之处尽显长白独特之美。
在长白山站候车室正前方,“人民铁路为人民”宣传标语格外醒目,与“优质服务送真情·长白情韵伴您行”主题服务台相互辉映,充分展示了白敦高铁人从三江源头出发,用高定位、高标准、高品质的服务拥抱八方来客、迎接美好未来的信心与决心。
无纸化电子客票、人脸识别自助实名制核验闸机,让旅客出行更加高效便捷;300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及运转中心保障无风雨换乘,为旅客带来舒适美好的出行体验;一码无忧、一键畅游、一约尽享、一触尊显等特色服务,把不同层面的旅客需求集约云端,开启了“智慧服务”新模式。
目前,长白山站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13对,复兴号穿越原始森林、直达长白山脚下,“坐着高铁游长白”的惊奇和欢喜吸引着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游客。
白敦高铁开通运营至今,长白山站已接发旅客17.6万人,对促进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沿线城市化建设,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涛 摄影 李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