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辉证券市场红周刊:牛市迷失在通胀中
胡东辉证券市场红周刊:牛市迷失在通胀中 更新时间:2010-11-22 8:59:33 近日,笔者与圈内几位朋友闲聊行情,大多数都认为暴跌是买入的机会,理由就是通胀日益严重,而人们的投资渠道不多,钱越放越不值钱,只有投资股市,因此股市必涨。
将股市上涨归因于通胀的观点,笔者恐怕不能苟同。通胀是一个很复杂的经济现象,对股市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果通胀必定带来牛市,那股市投资就太简单了。在过去A股市场的几轮熊市中,老股民都曾抱怨过“什么都涨,偏偏股市不涨”,那是通胀无牛市的真实体验。
通胀:剪不断理还乱
A股市场短短4个交易日从3147点跌到2838点,多达581只股票的股价跌回到一个月前的水平,市值蒸发超过2万亿。很多人都在寻找暴跌的原因,但最终还是归结到通胀预期被银根收缩政策打破上来。但这个理由还是显得很牵强,暴跌之前央行连续出手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股市都不跌反涨,多头信心十足;而4天暴跌期间恰恰什么利空也没出。
只能说,原来的乐观情绪是盲目乐观,主要是由于误解了一些经济现象所造成的,尤其是误解了通货膨胀这个复杂的经济现象。
目前中国的通胀主要是超发货币造成的,而超发货币既有央行的主动行为,也有因为美国开动印钞机而不得已的被动行为。主动发放货币所形成的通胀好理解,被动发放货币所形成的通胀则有点不好理解。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这样当以美元为代表的外资流入外汇交易市场后,央行就得发放人民币购买美元,形成超发货币,同时积累外汇储备。
美国滥发货币,造成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所谓黄金和大宗商品的涨价实际上反映的是美元贬值。但由于中国的汇率政策实际上主要是盯住美元,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人民币对美元只是小幅升值,而对世界主要货币却形成了大幅贬值。于是黄金和大宗商品的涨价对人民币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这就形成了输入型的通胀。比如,对于油价来说,近期国际原油再度上涨到每桶90美元附近,以日本的角度看,油价基本没涨或涨幅不大,但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大幅上涨。
中国既要控制通货膨胀,不断地收缩货币政策,同时却因为外贸顺差的不断增加,不断投放人民币,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既要控制物价,却无法阻止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因美元贬值而持续涨价,只得忍受着输入型通货膨胀。看似简单的通胀问题实际上成了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人民币大幅升值又何妨?
从数据上来看,目前国内的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强劲,但由于“抗通胀、保增长、调结构”三个难以调和的目标,以及外汇制度、汇率政策、资本管制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经济增长的前景并非一片乐观。
现在主流经济学家都反对人民币大幅升值,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中主要是美元,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就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严重影响出口,造成大批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乃至倒闭。这种观点的主要现实论据就是日本,经济学家担心中国重蹈日本的覆辙。他们认为,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开始大幅升值,从而引发了后十几年日本的经济萧条。事实上,这多少有点夸大日本的经济困局,1971年1美元可以兑换360日元,现在1美元只能兑换80日元,但日本汽车在与美国汽车的竞争中仍然胜出,显然汇率问题并不是关键。
其实,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会蒙受很大的汇兑损失,但毕竟人民币是中国的本币,人民币数量远远超过外汇储备,财富的增长超过损失,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财富更多,人民更富有。人民币大幅升值就意味着进口商品大幅降价,输入性通胀将得到克服,进而抑制国内通胀,同时也抬高了出口商品价格,反过来把通胀输入到美国,提高美国国内的通胀预期,这也增加了美国滥发货币的压力。如此,人民币大幅升值又何妨?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经济格局的演变,因此股市的不确定因素也大大增加。通胀一般来说意味着物价上涨,但这并不一定就会抬升大宗商品的价格,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大幅降低原油、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价格,因此对股市的影响将相当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