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基金+券商的重磅排名来了!2022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数据正式出炉。
(资料图)
随着2022年基金中报披露正式落下帷幕,券商分仓佣金收入的“大比拼”也随即开始。虽然在总营收中占比不高,但分仓佣金历来是衡量各家卖方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到业内瞩目。
首先关注总体分仓佣金的“蛋糕”,今年一季度市场行情虽不尽人意,但在二季度迎来一波独立行情,市场整体交易仍属活跃。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为11.7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6万亿元相比微增1.64%。
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券商共获得分仓佣金收入90.36亿元,同比下降1.51%。这与大型券商佣金率的普遍下调直接相关。排名方面,“券业一哥”中信证券毫无悬念地蝉联冠军宝座,以6.01亿元排在行业首位,长江证券继续保持行业第二位的佳绩,中信建投跻身前三甲,两家收入均为4.82亿元,仅有微弱差距。
“二八分化”之下,排名前30的券商斩获77.93亿元的佣金,占比近九成。在排名方面,上半年不乏凭借大举“招兵买马”提升研究所实力的中小券商,意图实现“弯道超车”。
来看详情——
总佣金收入90.36亿元
整体蛋糕缩水
与往年分仓佣金总规模的突飞猛进相比,今年上半年这块大蛋糕似乎有些“缩水”。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公募基金共向91家券商支付分仓佣金,合计交易佣金量为90.36亿元。与2021年上半年的91.75亿元分仓佣金收入相比,微降1.64%。虽然降幅并不高,但这样的信号足以令行业警惕。
回顾上半年市场,A股三大指数悉数回调,截至6月底,上证指数下跌6.63%,深证成指下跌13.20%,创业板指下跌15.41%。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总市值为94.89万亿元,相比2021年末减少4.82万亿元。
就市场行情来看,受外围众多利空影响,2022年A股开局不利,创业板一度跌超35%。但4月底A股逐步探明阶段性底部,开启了一波独立行情。当然,市场震荡并不意味着交易量的下滑。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总成交金额114.13万亿元,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107.58万亿元增加6.08%。
聚焦到公募基金交易额上,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业内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达11.7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6万亿元相比微增1.64%。
交易量增长而分仓佣金缩水,这自然与“降佣”相关。就分仓佣金数据来看,此前行业内盛行的“万八”机构佣金费率格局已有改变。91家券商中佣金低于万8的多达57家,占比超六成;第一创业低至万6.19,平安证券、华泰证券分别为万6.46、万6.57。91家券商中,与上半年同比“降佣”的券商多达67家,占比超七成。
“券业一哥”稳居首位
中信建投跻身前三
尽管券商卖方研究行业风起云涌,各家研究所呈“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但在分仓佣金收入的排名榜单上,位于前列的仍是大家熟悉的“旧面孔”。
近年来,随着基金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尤其是“券商系”公募排名的不断提升,各家券商的“含基量”也成为重要看点。除了直接业绩贡献外,来自公募子公司、资管子公司的分仓支持也是部分大型券商的“自然流量”所在,其资源禀赋远为中小券商所不及。
排在行业首位的,当然还是“券业一哥”中信证券,其上半年斩获分仓佣金6.01亿元,虽然同比下降7.11%,但仍继续蝉联冠军位置。
紧随其后的是长江证券和中信建投,两家券商在亚军争夺战中竞争相当激烈,上半年均取得4.82亿元的分仓佣金收入。其中,长江证券以不到20万元的微弱优势取得第二名,中信建投排在第三位,排名较上年同期上升一位,跻身前三甲。
相比来看,长江证券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较去年同期亦有下降,降幅约为3%。中信建投则进步明显,同比增长11.95%,实现逆市增长。
自2021年以来,中信建投研究所不断“招兵买马”,如申万宏源研究所原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兴业证券原电新首席分析师朱玥、安信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等。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信建投研究及销售团队共250人,研究业务分为10个研究产业大组,涵盖36个研究领域,2022年上半年共完成各类研究报告3235篇,线上线下路演22813场次、调研532场。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武超则表示,研究行业从事的时间相对较长,起码经历过一轮牛熊周期,所以最核心的是做好初心,研究为本、平台为本、合规为本,打造中信建投研究品牌。中信建投将同时加强对外服务和对内协同两条业务线,并在研究上深耕产业,从更长期、更具价值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则表示,伴随行业规模连上台阶,研究业务已不再是过去的成本中心,反而成为券商收入增长的重要一极。不仅如此,在投价报告机制、买方投顾模式等改革的推动下,研究业务的格局和使命,也从单纯的卖方观点输出,升格为券商整体投研能力提升的关键支点。
国泰君安升入前十
头部券商发力各有侧重
在中信建投“进步”一名之后,广发证券从上年同期的第三名顺位变为第四,上半年实现佣金收入4.74亿元,微降4.51%。其余排名第五至第十位的券商分仓佣金收入均集中于3-3.5亿元区间,“分差”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国泰君安从上年同期的第11位跻身前十,排在第8位。
今年4月,国泰君安固收首席的“狼性言论”刷屏。彼时,该首席要求员工“疯狂工作、疯狂搞派点,往前面冲,冲不了就在节后自行找工作”等,对话走红卖方圈。虽然此后该首席发布公开道歉,但其言论曾被部分券商研究所引为宝典,并要求员工学习。
那么,国君研究所是否“卷起来了”?国泰君安2022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其共完成研究报告4937篇,举办电话会议1553场,开展对机构客户线上及线下路演16065人次。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工作量几乎翻倍。此次国泰君安分仓佣金排名的上升,或许也并非巧合。
此外,兴业证券从此前的第6位降至第10名,下降4名;上半年分仓收入3.03亿元,同比下降15.56%。中泰证券则从之前的第9位掉到13位,同样下降4名;上半年分仓收入2.5亿元,同比下滑23.7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中泰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被传因内幕交易而被查。同月,原中泰证券副所长苏晨履新国金证券担任所长。
纵观前十乃至前二十排名,部分头部券商并未出现在分仓佣金排名榜单的前列,但这并不代表公司对研究业务的不够重视,而是发力方向有所不同。
例如,北京某头部券商研究人士向记者坦言,其所在研究所是按照成本中心建设,目标是“智库建设”,以服务内部协同发展为主,对外则重点倾向于提高公司整体品牌影响力。对于分仓佣金的争取,并不是特别热衷。
“过度激进服务容易引发舆情及合规风险,相比之下公司长期的发展和品牌更为重要,大券商往往更重视这些。”该人士称,相比之下,通过全力打造研究实力和机构服务能力,进而为其他业务赋能,仍是中小券商弯道超车的途径之一,这也是部分中型券商曾实践并验证过的道路。
马太效应下仍有“弯道超车”
民生证券跻身TOP30
“二八效应”之下,卖方研究的收入格局也相对固化,排名前30的券商斩获77.93亿元的佣金,占比近九成。不过从收入TOP30的名单来看,仍有中小型券商意图“弯道超车”。
在分仓佣金收入上,研究实力和口碑俱佳的天风证券研究所曾数次起落。2022年上半年天风证券揽入2.51亿元分仓佣金,虽非近年来最佳水平,但同比增长14.78%,整体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20名升至第12名,提升8名。
与此同时,依托强大的股东资源及天天基金“加持”,东方财富证券分仓佣金的排名持续上升:上半年收获分仓佣金2.2亿元,同比增长40.01%,排名同样上升8位,从24名提至16名。
TOP30中出现的新面孔是民生证券,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1.18元,同比大涨332.4%,从去年同期的44名直接升至29名,跻身前30榜单。
民生证券分仓佣金的猛涨,同样离不开“招兵买马”2021年下半年,民生证券陆续引入原安信证券白金分析师胡又文、兴业证券原上海机构销售总监冯诚等人,加大对研究业务的布局力度。
类似的还有德邦证券,其在上半年获得7876.92万元分仓佣金,较去年同期的570余万相比进步神速;排名也从71名大举升至32名,进入行业中上游水平。2021年底,任志强出任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开始重点布局卖方业务。据德邦证券总裁左畅介绍,德邦证券研究所目前已组建了150人的团队规模。
部分近两年来风头十足的中型券商研究所排名虽上调不多,但分仓佣金收入同比实现逆势增长。例如,浙商证券上半年收入佣金1.91亿元,同比增长25.48%,排名从25名升至19名;国金证券和开源证券分别实现佣金1.43亿元和1.26亿元,同比增幅约为27%,均上升1名。
另外,聚焦前30榜单来看,方正证券和国信证券两家老牌券商研究所上半年下滑明显,分别收入分仓佣金1.78亿元、1.74亿元,同比降幅均超过30%,排名均下滑7位。
今年以来,多家中小券商通过高薪挖角、新任所长等的方式,宣布进入卖方研究领域。例如,中邮证券引入原太平洋证券研究院院长黄付生,担任研究所所长一职。财通证券、华福证券、东海证券等中小券商也在陆续发力卖方研究业务。不过,其布局卖方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后续观察。
卖方市场厮杀激烈之下,服务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机构要求的中小券商分仓佣金继续缩水,2022年上半年共有17家券商缩水幅度超30%,5家券商缩水幅度超50%。此外,6家券商上半年分仓佣金为0,如国开证券、九州证券、长城国瑞证券等。
行业内卷加深
分析师舆情不断
每次分仓佣金的“大战”,背后是证券研究江湖和机构服务的内卷程度不断加深。
从分仓佣金历年总规模的变化来看,“蛋糕”本身做大的比例并不算高,甚至有所缩减,而加入战局的卖方数量却持续增加。
此外,凭借“拆比亚迪”、“拆特斯拉”、“拆激光雷达”等方式出圈的卖方研报也频繁出现,被业内戏称“拆无止境”,同样反映了行业内卷的不断加剧,卖方市场整体供大于求
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业内取得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资格的执业人员共有3543人。截至目前,这一数字为3722人。短短两个月中,又有近两百名“新兵”加入证券研究的大部队。
今年以来,证券行业舆情不断,其中尤以分析师引发舆情为甚。券商分析师/准分析师/前任分析师们的“口无遮拦”,从“喊出4000点”到编造虚假信息遭治安处罚,频繁出圈为社会新闻,也给涉及的券商及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为何往往是分析师的言论容易引发“出圈”新闻?对此有卖方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在“不雅饭局”后业内对分析师评比等出风头的事件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但“求关注”、“求派点”的去求并未消失。在佣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部分卖方“另辟蹊径”吸引基金公司注意力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该人士也坦称,金融行业的确算得上是高薪行业。在追求业务扩张之际,部分研究所在人员招聘上把关不够严谨,部分注重“颜值”及此前跨行业的工作经历,合规培训不足,一些入行不久的新人们往往容易出现祸从口出。“卖方研究所的建设需要回归研究本源,分析师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