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糖酒改制幕后拿国企的钱收购国企

频道:保险理财 日期: 浏览:0

长沙糖酒改制幕后:拿国企的钱收购国企?

长沙糖酒改制幕后:拿国企的钱收购国企? 更新时间:2010-6-13 0:03:35   本报记者 陈岩鹏 李雍君 湖南报道

“长沙糖酒”改制最大的悬疑,源于其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朱法明当年129万投资中的100万。

长沙糖酒老职工维权小组5月31日向联合调查组提交的“申诉”指出,朱法明从长沙糖酒借款入股,并指责其“拿国企的钱收购了国企”。

长沙糖酒原是当地一家国企,2001年改制组建京程实业,按照长沙糖酒老职工的表述,京程实业的资产已经由当 年的负资产飙升至3个亿,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占股22%的法人代表朱法明,而当年“违规”出资的129万元也已溢价6000万元之多。

“昨天我刚回答了调查组的调查。”6月1日,朱法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0万的问题,政府都查过了的,要是有问题,我早就进去了。”

当天,联合调查组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正在收集维权职工的诉求,把意见带回去研究。”6月2日,身兼长沙市国资委副主任和企业改制办主任的陈军回应本报记者:60天内政府会给出书面答复。

朱法明做假账?

6月1日,长沙糖酒维权老职工代表李建峰对本报记者说,朱法明涉嫌做假账,人为搞“负改制”。

李建峰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审计报告称,1999年末,长沙糖酒下辖酒类饮料批发部应付安徽种子酒总厂116.54万元货款,按照协议,该款项不需支付,并调账计入长沙糖酒的营业外收入。

当年的酒类饮料批发部负责人邵佑湘也证实了上述情况,邵在承包期满后的2000年2月22日,例行移交了工作前的审计。

“京程实业接管酒类批发部后,既没有与安徽种子酒厂再发生业务往来,也没有归还一分货款,反倒将这笔不需支付的款项列为了应付账款。”邵佑湘称。

京程实业在2003年委托湖南新星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审计报告,京程实业负责提供的会计报表中对安徽种子酒厂的应付账款,2002年期末的余额却增至196.27万元。

“说明在2001年改制前,长沙糖酒的账上就已经挂上了这笔应付款。”邵佑湘表示,“仅此一笔账,正负合计就制造了300多万元的亏损。”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长沙糖酒老职工维权小组提交的“申诉”称,2001年5家企业捆绑“改制”时审计亏损就有1072万元。

面对假账质疑,朱法明并不认同,他说,“做假账的问题是不存在的,政府已经调查过很多次了,没有一次说过有问题。”

“拿国企钱收购了国企”

另一个备受质疑的,是朱法明从公司借款入股的问题。

京程实业公司章程显示,股东共有189人,其中朱法明出资129万元,股权占比22%。问题就出在这129万出资额中的100万上。

长沙糖酒老职工、京程实业现股东程进对记者介绍,当年募股过程中,职工出资基本上都来自改制中的身份置换金,一般在两三万左右,而朱法明当时只拿出了29万。朱法明本人也没有避讳,坦言“自己想尽办法才借来了29万的现金”。

按照当时主管部门的要求,公司现任经营者需募集不少于总股本的10%。据程进反映,朱法明以一纸“借款协议”从长沙糖酒公司账户上借走了100万元,在2001年9月再投入到“京程实业”账户上,变成了他个人入股的“原始股本金”。

记者拿到的这份“借款协议”显示,长沙糖酒借给朱法明100万元,“作为朱法明在京程实业的入股资金”,借款期限为自2001年8月18日起至2006年8月17日止;抵押物则以朱法明所持有的京程实业全部股权作为抵押;借款利率依照银行同期利率计算。

长沙糖酒老职工指责“其私自挪用国家给企业的‘扶贫款’,以法人代表的身份入私人股”。朱法明为自己辩解:这不是流失,而是流动,我也没有用这100万搞个人消费。而且,“长沙糖酒公司资产原来是国家的,市体改委批复同意融资给我的,经营者向所有者借款,所有者同意了的。”

的确,长沙市财贸委员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在2001年6月22日作出“关于长沙糖酒在改制中实行经营融资持股的批示”,同意长沙糖酒在改制中实行经营者融资持股。

不过,朱法明还不得不面对借款协议签署时间与入股截止时间矛盾的问题:长沙糖酒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募股通知书”规定的募股时间为2001年7月18日-7月30日,且注明“以财务科开具的收款凭据为准,逾期自动放弃募股权力”,而朱法明向长沙糖酒借款100万元的“借款协议”直至2001年8月18日才签署。

bitget安卓下载

bitget官网

bitget官网是哪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