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我国能源形势向好加速发展清洁能源
能源局:我国能源形势向好加速发展清洁能源 更新时间:2011-4-23 12:13:56 导读: 国家能源局:今年我国能源形势将持续向好发展 一季度电力消费增12.7%中国加速发展清洁能源 能源局发布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及走势 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幅为10%至12% 国家能源局:全国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将开展首批煤炭储备试点 能源局:要从根本上破解煤电矛盾 能源局:3月末电企煤炭库存可用天数降为13天 国家能源局:一季度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偏紧 能源局:一季度进口原油同比增11.9% 能源局:二季度煤炭市场可能出现淡季不淡 能源局:一季发电企业耗电煤增9.9% 能源局:一季度煤炭价格高位回稳 国家能源局:利比亚动荡对我国石油供应影响不大 清洁能源发展 十二五能源结构突出水电 生物质能十二五或迎发展良机 页岩气有望迎来大规模开发 券商观点 信达证券:政策规划决定特高压与太阳能或将成为投资主线 平安证券:核电发展长期看瑕不掩瑜 爱建证券:核电短期影响有限,中期预期降低 国金证券:光伏逆变器,分享千亿规模的新市场 东吴证券:风电设备制造74.6倍行业估值仍属合理 牛股掘金 16只清洁能源概念股有望井喷 国家能源局:今年我国能源形势将持续向好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22日说,今年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能源供应和需求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能源形势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王思强在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财政收支增长较快,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合计占财政支出总额的2/3左右,有助于推动居民用能结构和用能水平的改善。 总体上,二季度及全年我国能源发展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他指出,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能源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王思强说,从国内看,我国面临的挑战包括,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3月份CPI同比上涨5.4%,PPI同比上涨7.3%,宏观调控仍面临较大压力。 此外,年初以来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新国八条及各地实施细则的陆续出台,对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近期又上调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能源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从国际看,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此外,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日本地震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地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一季度电力消费增12.7%中国加速发展清洁能源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中国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说,一季度,中国用电量达到1.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其中,3月份的用电量接近去年7、8月份用电高峰时的水平,2月份用电量创下历年春节所在月份中的最高值。 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中国的用电量将达4.61到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到12%。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是中国电力消费的主力军。一季度,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3.5%。 22日,在北京举行的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表示,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无明显改变。但中国正在加快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页岩气等专项规划,以及上海等五个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 王思强介绍说,一季度,中国的清洁能源发电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火电发电量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7个百分点,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增速,远远超过了火电。增速最快的风电发电量增长了60%多,领先火电近50个百分点。 但煤炭仍约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仍接近84.6%。 王思强介绍说,今年以来,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加,拉动了全国煤炭消费。特别是年初低温天气,电煤需求增幅较大。一季度全国粗钢、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7%、18.1%,火电量增长10.6%;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消耗电煤3.22亿多吨。 王思强称,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后国内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山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的煤炭产量都大幅上升。与此同时,进口煤不具有价格优势后,一季度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了26.4%。2010年底,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遇洪灾,煤炭产量和出口受阻,亚太市场煤炭尤其是炼焦煤价格快速上涨,部分煤种价格已高于中国国内。 能源局发布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及走势 4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及走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拉动下,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平稳增加,能源价格基本稳定,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较好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外环境极为复杂,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仍然面临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的障碍。依靠能源、资源投入,市场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明显改变,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仍然面临挑战。 一、一季度能源形势 总体上看,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能源需求较快增长。 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回稳 1、煤炭供应总体平稳。今年以来,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后国内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山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煤炭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一季度全国煤炭铁路运量55319万吨,同比增长了12.6%;主要港口累计完成煤炭发运量15627万吨,增长了30.5%。3月末,北方七港煤炭库存1620万吨,其中秦皇岛港734万吨,分别比年初增加164万吨、39万吨。3月份,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和秦皇岛港等8个港口企业将开展首批煤炭储备试点,计划储煤500万吨左右。 2、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旺盛。今年以来,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加,拉动了全国煤炭消费,特别是年初低温天气,电煤需求增幅较大。一季度全国粗钢、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7%、18.1%,火电量增长10.6%;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消耗电煤32247万吨,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3.7%。3月末,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约为5071万吨,比年初下降6.5%;可用天数为13天,比2月末减少了3天,比年初减少了2天。 3、煤炭价格高位回稳。去年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今年3月28日,又下发了《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要求煤炭和电力企业加强自律,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受市场需求拉动,年初5500大卡/千克的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782元/吨,比2010年最高的11月下旬下降了20元/吨。春节过后,迎峰度冬渐入尾声,煤炭需求有所回落,3月初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降至767元/吨。随着春节长假过后工业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煤炭需求逐步回升,3月末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773元/吨。 4、煤炭进口减少。2010年底,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遇洪灾,煤炭产量和出口严重受阻,亚太市场煤炭尤其是炼焦煤价格快速上涨,部分煤种价格已高于国内。今年以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价格基本在120-130美元/吨之间波动,进口煤已不具有价格优势。受此影响,一季度全国累计进口煤炭3237万吨,同比下降26.4%。 全国发、用电量保持增长 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1379万千瓦,新增发电设备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如:甘肃、内蒙古、新疆和山西等地。3月末,全国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达到9.7亿千瓦。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135小时,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小时,略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高于2009年、2010年同期水平。 1、清洁能源发电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发电量106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其中,火电量9006.5亿千瓦时,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7个百分点,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水电量1136.2亿千瓦时,增长32.9%;核电量205.8亿千瓦时,增长17.4%;风电量188亿千瓦时,增长60.4%,水电、核电和风电增速分别高出火电增速22.3个、6.8个和49.8个百分点。 2、全社会用电量回升。一季度全口径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其中,3月份与1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基本相当,接近去年7、8月份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的用电量;2月份用电量3136亿千瓦时,是历年春节所在月份中最高的。一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为8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增幅下降15.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3.5%,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一季度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1236亿千瓦时、145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5.5%、14.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1.3%和13.3%,比上年分别提高0.2个和0.1个百分点。 3、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偏紧。受采暖负荷持续攀升、工业负荷恢复、电煤价格、机组事故停机以及电力跨区输送能力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少量限负荷情况。1月份国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有9个省级以上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区内最大电力缺口达2716万千瓦。随着春节放假和气温逐步回升,2、3月份电力缺口大幅减少至300万千瓦左右。 石油消费淡季不淡 1、石油供应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原油5135.6万吨,同比增长6.7%;进口原油6341万吨,增长11.9%;累计加工原油11147.8万吨,增长10.2%;累计生产汽油1989.3万吨、柴油4130.2万吨和煤油429.6万吨,分别增长8.2%、11.5%和5.1%。 2、成品油消费逐渐转旺。年初受天气影响,基建、农业用油需求回落,春运前后汽油消费走出低谷。2月下旬以来,随着天气转暖,工业生产加速,物流、基建、春耕用油增加,商务和个人旅游出行率提高,成品油需求明显回升。一季度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6500万吨,同比增长约13%。 3、冬季用气高峰平稳度过。一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天然气27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1%。1月份受低温天气影响,全国天然气需求量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日最高用气量达到8247万立方米,较去年峰值增加803万立方米,增长10.8%;进入3月份,取暖季结束,民用天然气需求量明显减少。 二、今年以来能源行业发展的特点 今年以来,能源行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拓展能源国际合作渠道和领域,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 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加快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页岩气等专项规划,上海等五个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完善风电并网技术规划和调度办法,制定内蒙古、东北、新疆和东南沿海风电消纳方案。 组织开展风电、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制定,下达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标准计划138项,发布核电、风电标准171项。筹建生物燃料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快生物燃料产能建设。江苏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完成招标,敦煌1万千瓦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内蒙古5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基本完成。一季度,全国核电、风电累计投资243亿元,占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近4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全国新增风电装机250万千瓦,同比增长19.6%,风电累计装机达到3394万千瓦,发电量1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4%。 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一是稳步推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继山西、河南之后,山东、陕西、贵州、内蒙古等煤炭主产省相继拉开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序幕。山东以6家煤炭企业为基础,组建了山东能源集团,全省煤炭工业形成了以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两大集团为主的新格局。 6月底前,陕西煤炭企业个数从522家减少到120家以内,煤矿数量减少到450处。到2013年,贵州计划年产量500万吨及以上企业集团的煤炭产量要达到全省总产量的60%,内蒙古煤炭企业最低生产规模要达到120万吨/年,企业数量控制在80-100家,形成1-2家亿吨级、5-6家5000万吨级、15-16家千万吨级煤炭企业。 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常规火电、炼油、生物质能等领域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积极发展高效热电联产,对现役机组实施节能改造。南方电网区域的5个省区全面启动节能发电调度运行,最大限度吸纳可再生能源。稳步推进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二氧化碳减排示范项目和城市气化工程等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应用等离子点火、城市中水利用、脱硫脱硝、风电厂功率预测、智能电网等先进节能环保技术。 三是加快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重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建设能源科技装备研发平台。加快高温气冷堆、快堆和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及装备研究,启动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关键技术、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联合技术、智能化输配电关键设备等研发和工程示范。 加强能源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改善边疆地区用能条件。加快推进青海玉树灾后重建电力保障工作。加快新疆城市热电和工业园区热电机组建设。新疆和田、喀什应急燃机电站投产,极大改善了南疆人民生产生活用电。南疆城镇气化示范工程、温暖进千家洁净煤项目陆续投产。在西藏开工建设10万千瓦光伏电站,缓解藏中电力紧张局面。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重点支持西藏、新疆、青海偏远县发展户用光伏系统,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加快新疆750千伏电网主网架建设。青藏联网工程有望提前至今年底投运。利用1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加快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网改造。 二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加快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编制投资方案,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组织实施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比重,实现农村生活用能清洁化和优质化。加大对能源领域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城乡能源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用能结构。 三是推进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向香港供气支线,年底前具备供气条件。积极开展西气东输三线前期工作。唐山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开工建设,将为京津冀地区的清洁能源供应提供可靠气源。浙江、珠海和山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正在建设中。 三、二季度及全年能源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财政收支增长较快,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合计占财政支出总额的2/3左右,有助于推动居民用能结构和用能水平的改善。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能源供应和需求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能源形势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能源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从国际看,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 二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日本地震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地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从国内看,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3月份CPI同比上涨5.4%,PPI同比上涨7.3%,宏观调控仍面临较大压力。 另外,年初以来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新国八条及各地实施细则的陆续出台,对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20%的历史高点,近期又上调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能源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总体上,二季度及全年我国能源发展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电力 预计上半年全国将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达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左右;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将会增长较快,华北、华东、华中和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存在偏紧可能。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61-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12%。 煤炭 需求方面:正常年份的二季度,水电出力将逐渐恢复,火电机组集中进入检修期。预计今年从4月份开始,电力企业为迎峰度夏将陆续开始储煤,煤炭市场可能淡季不淡。 供应方面:今年已完成资源整合的产煤省煤炭产量将逐步释放,煤炭供给总体平稳。从4月初开始,大秦线展开为期1个月的检修,铁路煤炭运量短期有所回落,但因港口库存较多、二季度是煤炭消费淡季,预计不会对煤炭供需平衡造成较大影响。 进口方面:目前国内外煤价倒挂已超过每吨100元,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西亚北非局势不稳定、日本灾后重建以及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拉动,年内国际煤炭价格持续高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我煤炭进口量将会受到影响。 油气 二季度是成品油消费旺季。三夏、工矿企业、建筑施工和物流运输生产经营活跃,加之各地十二五规划项目陆续开工,将拉动柴油需求增长。尽管一些鼓励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已经停止,部分一线城市出台了乘用车限购政策,但二、三线城市正在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 预计2011年全国汽车销量将接近2000万辆,比上年增长11%。考虑到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9000万辆,天气转暖后出行还将增加,汽油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3亿吨左右,同比增长9%左右;全年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65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8%左右。 目前北方取暖季已结束,春耕生产对化肥用气需求有所增加,但总体上天然气消费将在迎峰度夏高峰前迎来淡季。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1040亿立方米左右,比上年增长7.5%左右。 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幅为10%至12%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22日说,预计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61万亿-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12%。 王思强在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说,今年我国电力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将会增长较快,华北、华东、华中和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存在偏紧可能。 王思强介绍说,受采暖负荷持续攀升、工业负荷恢复、电煤价格、机组事故停机以及电力跨区输送能力影响,一季度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少量限负荷情况。1月份国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有9个省级以上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区内最大电力缺口达2716万千瓦。随着春节放假和气温逐步回升,二三月份电力缺口大幅减少至300万千瓦左右。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口径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其中,3月份与1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基本相当,接近去年七八月份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的用电量;2月份用电量3136亿千瓦时,是历年春节所在月份中最高的。 他预计上半年全国将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左右。 据介绍,一季度我国清洁能源发电保持较快增长,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速均超火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发电量106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其中,火电量9006.5亿千瓦时,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7个百分点,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水电量1136.2亿千瓦时,增长32.9%;核电量205.8亿千瓦时,增长17.4%;风电量188亿千瓦时,增长60.4%,水电、核电和风电增速分别高出火电增速22.3个、6.8个和49.8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全国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将开展首批煤炭储备试点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专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22日说,全国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和秦皇岛港等8个港口企业将开展首批煤炭储备试点,计划储煤500万吨左右。 王思强在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后国内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山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区煤炭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一季度全国煤炭铁路运量55319万吨,同比增长12.6%;主要港口累计完成煤炭发运量15627万吨,增长30.5%。3月末,北方七港煤炭库存1620万吨,其中秦皇岛港734万吨,分别比年初增加164万吨、39万吨。 王思强说,我国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正在稳步推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继山西、河南之后,山东、陕西、贵州、内蒙古等煤炭主产省份相继拉开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序幕。山东以6家煤炭企业为基础,组建了山东能源集团,全省煤炭工业形成了以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两大集团为主的新格局。 他说,6月底前,陕西煤炭企业个数从522家减少到120家以内,煤矿数量减少到450处。到2013年,贵州计划年产量500万吨及以上企业集团的煤炭产量要达到全省总产量的60%,内蒙古煤炭企业最低生产规模要达到120万吨/年,企业数量控制在80-100家,形成1-2家亿吨级、5-6家5000万吨级、15-16家千万吨级煤炭企业。 据介绍,今年以来,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加,拉动了全国煤炭消费,特别是年初低温天气,电煤需求增幅较大。一季度全国粗钢、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7%、18.1%,火电量增长10.6%;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消耗电煤32247万吨,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3.7%。3月末,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约为5071万吨,比年初下降6.5%;可用天数为13天,比2月末减少3天,比年初减少2天。 能源局:要从根本上破解煤电矛盾 4月2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在会上称,国家能源局经过对主要煤炭和电力企业的系列调研,提出了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工作方针,以及通过两个提高、两个变革、两个创新的途径,希望能从根本上破解煤电矛盾。 王思强是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2011年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作出的上述表示。他解释道,两个创新是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变革是指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两个提高是指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国家能源局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 国家能源局当前主要的工作任务:挖掘煤炭企业的生产潜力,履行重点煤电合同,保持煤炭价格平稳;加大电力企业电煤的储存力度,保证一个科学合理的电煤储量;加大跨区输电工作。另外,还将加强需求侧管理,制定相关方案和预案,实现科学有序地用电;落实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立考核机制。 王思强表示,国内物价上涨比较快,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 今年1季度,我国能源消费需求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煤炭铁路运量55319万吨,同比增长12.6%;主要港口累计完成煤炭发运量15627万吨,增长30.5%;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6500万吨,同比增长约13%。 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曾亚川称,合理控制能耗为未来5年我国能源政策重要的取向。 能源局:3月末电企煤炭库存可用天数降为13天 中国国家能源局22日新闻稿,2011年4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会上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消耗电煤32,247万吨,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3.7%。3月末,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約为5,071万吨,比年初下降6.5%;可用天数为13天,比2月末减少3天,比年初减少2天。 数据显示,受市场需求拉动,年初5,500大卡/千克的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782元/吨,比2010年最高的11月下旬下降20元/吨。3月初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降至767元/吨。随著春节长假过后工业企业恢复正常生產经营,煤炭需求逐步回升,3月末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773元/吨。 国家能源局:一季度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偏紧 中新网4月22日电中新网能源频道从4月22日上午举行的国家能源局第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获悉,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偏紧。 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王思强副司长介绍,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回升。一季度全口径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其中,3月份与1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基本相当,接近去年7、8月份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的用电量;2月份用电量3136亿千瓦时,是历年春节所在月份中最高的。一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为8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增幅下降15.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3.5%,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一季度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1236亿千瓦时、145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5.5%、14.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1.3%和13.3%,比上年分别提高0.2个和0.1个百分点。 另外,受采暖负荷持续攀升、工业负荷恢复、电煤价格、机组事故停机以及电力跨区输送能力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少量限负荷情况。1月份国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有9个省级以上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区内最大电力缺口达2716万千瓦。随着春节放假和气温逐步回升,2、3月份电力缺口大幅减少至300万千瓦左右。 能源局:一季度进口原油同比增11.9% 国家能源局4月22日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及走势报告称,一季度石油供应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原油5135.6万吨,同比增长6.7%;进口原油6341万吨,增长11.9%;累计加工原油11147.8万吨,增长10.2%;累计生产汽油1989.3万吨、柴油4130.2万吨和煤油429.6万吨,分别增长8.2%、11.5%和5.1%。 能源局:二季度煤炭市场可能出现淡季不淡 全景网4月22日讯国家能源局周五发布《2011年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走势》称,预计今年二季度煤炭市场可能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 报告指出,从需求面看,正常年份的二季度,水电出力将逐渐恢复,火电机组集中进入检修期。不过,预计今年从4月份开始,电力企业为迎峰度夏将陆续开始储煤,煤炭市场可能淡季不淡。 从供应面看,从4月初开始,大秦线展开为期1个月的检修,铁路煤炭运量短期有所回落,但因港口库存较多,预计不会对煤炭供需平衡造成较大影响。 从进口方面看,由于原油涨价、日本震后重建煤炭需求增加,年内国际煤炭价格持续高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我国煤炭进口量将会受到影响。 能源局:一季发电企业耗电煤增9.9% 国家能源局4月22日公布了2011年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及走势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国粗钢、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7%、18.1%,火电量增长10.6%;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累计消耗电煤32247万吨,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3.7%。3月末,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约为5071万吨,比年初下降6.5%;可用天数为13天,比2月末减少了3天,比年初减少了2天。 能源局:一季度煤炭价格高位回稳 国家能源局4月22日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及走势报告称,一季度煤炭价格高位回稳。 报告显示,受市场需求拉动,年初5500大卡/千克的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782元/吨,比2010年最高的11月下旬下降20元/吨。春节过后,迎峰度冬渐入尾声,煤炭需求有所回落,3月初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降至767元/吨。随着春节长假过后工业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煤炭需求逐步回升,3月末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773元/吨。 十二五能源结构突出水电 21日在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规划司规划处处长何永健表示,能源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将占比11.4%,此目标的2/3要靠水电来完成。另外,核电到2015年实现4000万装机的计划目标不变。 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41亿吨 何永健表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目前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按照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首次提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并初步定为41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量38亿吨,石油5亿吨,天然气230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占比11.4%,折合为4.8亿吨标煤。 何永健指出,41亿吨标煤的消费总量是以2015年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16%,对应的年均GDP增长8.5%为基础数字而提出的。但事实上,从目前国内对煤炭和石油的巨大消费需求上来看,要完成这一控制目标难度很大。因此,何永健表示,消费总量目标数字有可能提至42亿吨标煤。 提出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是着眼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这是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何永健指出,未来,国家能源战略将由过去的单纯保障国民经济供应,向保障供求与调控需求并举转变。 水电大发展核电不减速 对于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难控制,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非化石能源11.4%的消费目标却成了难题。何永健指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要达到4.8亿吨标煤,靠核电、风电和太阳能等都无法满足主要的替代选择,因此要积极推动水电大发展。他表示,预计到2020年7.6亿吨标煤的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中,水电将贡献2/3力量。 何永健同时表示,未来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核电发展,到2015年实现4000万装机的计划目标将维持不变。目前在建的28台机组总装机已近4000万千瓦,这些机组将在未来五年内陆续投运,这是确定不变的。重要的是需要切实加强在建和拟建项目的安全运行水平。他表示。 对于近期大家普遍关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十二五规划目标将翻番的问题,何永健说规划在此问题上尚无定论。不过他表示,国内目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制于成本和技术等诸多因素,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使调整幅度也不可能很大。 另外,何永健还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五基一带能源开发布局,五基即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东北和新疆五大综合能源开发基地,一带指东部沿海地区。未来五年,五大能源开发基地将承担国内能源80%供应量和90%调出量需求,成为十二五期间能源开发的主力军。 国家能源局:利比亚动荡对我国石油供应影响不大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专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22日说,利比亚局势动荡之后,我国企业及时调整石油进口的来源地,以替代因利比亚局势动荡中断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利比亚局势动荡对我国石油供应没有太大的影响。 王思强在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说,从全球角度看,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是全球原油产量的2%左右。目前,欧佩克国家每天还有500多万桶的剩余石油产量,两到三年之内保障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还是没问题的。另外OECD国家目前石油储备的水平也比较高,从全球角度看,利比亚石油供应中断不会对全球石油供应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但是如果利比亚局势继续蔓延,扩展到中东主要产油国家,就可能对全球的石油供应格局产生冲击。尽管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利比亚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全球石油价格波动值得我国高度关注。 据王思强介绍,根据统计数据,利比亚每天产油160万桶左右,有120万桶左右是出口给OECD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10年我们从利比亚进口石油是737万吨,占我国进口量3%左右。 王思强说,通过利比亚事件,我们看到,我国既要鼓励企业坚持能源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也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同时要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风险评估,并支持企业加大储备,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 生物质能十二五或迎发展良机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明确了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几类新能源的发展目标。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超量数倍完成规划任务相反,生物质能成为唯一个没能如期完成规划中全部指标的新能源产业。在中国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十一五时期,为何生物质能却偏偏遇冷?已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的生物质能能否在下一个五年迎来其发展的暖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远未完成的规划目标 2007年9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 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473万千瓦,比原定规划目标增加将近8倍。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样实现突飞猛进。有权威业内专家称,预计中国去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00万千瓦,这也意味着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便为既定目标的3倍多。 然而,同样的发展奇迹却未在生物质能上重现。 据了解,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55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 然而,本报记者根据散见于国家能源局、农业部等多个部委的公开数据以及采访业内人士获取的信息,上述5个目标中有3个并未如期实现。 各项指标具体完成情况如下:截至2010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约55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约130亿立方米,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为50万吨左右,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产量为20万吨,生物柴油年产量为50万吨左右。除生物质发电和生物柴油外,另外3项完成情况并不理想,而非粮燃料乙醇更是仅完成了既定目标的10%左右。 热能源缘何坐冷板凳? 实际上,生物质能在十一五时期的前半程,曾经被火热追捧过一段时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袁振宏,用热闹来形容生物质能产业的这段辉煌期。据其回忆说,2006年国家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后,随后实行了生物质能发电上网电价制度,因此,业内人士、投资机构和企业对国家继续出台支持生物质能发展政策的预期走高。所以在此后的2007年到2008年,国内企业一窝蜂似地上马生物质能相关项目。袁振宏说,以生物柴油为例,2008年、2009年时我们产能规模一度扩张到近200万吨,但是由于后续支持政策没跟上,时间一长,多为民营性质的这些企业逐渐难以为继,相继出局。谈到这些,袁振宏语气不无惋惜。 这一观点得到清华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刘德华的认同。刘德华表示,没有及时出台后续扶持政策是制约十一五期间生物质能发展的主观原因。 此外,从客观原因来看,近年来气候变化造成粮食减产涨价,尤其是2008年粮价猛涨过一次,对粮食乙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次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油价突然由每桶100多美元跌到每桶30多美元,这也不利于生物燃料发展。刘德华说。 在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看来,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当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问题,由此造成十一五期间生物质能发展规划多项指标未能完成。追根溯源,主要在于我国生物质能刚刚起步,尚无完整清晰的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各地在发展生物质能时盲目投资,发展混乱,产业定位不清晰,甚至不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生与民争地、与民争粮等现象。沈洪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 据某不愿具名专家介绍,十五期间,在时任总理朱镕基的过问下,我国陈化粮制乙醇产量突破百万吨,一跃成为全球燃料乙醇第三生产大国。受这一成绩鼓励,十一五规划加大了燃料乙醇的规划产量。然而,实际上当时某些国有粮库为骗补而夸大了陈化粮规模。真相大白后,粮食乙醇项目被冠以与民争粮的恶名,甚至被叫停。粮食制乙醇行不通,非粮乙醇技术进展缓慢,燃料乙醇完不成规划任务也便不足为奇。上述专家无奈地说。 生物质能原料的分散性、季节性特点,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因素。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曾指出,十一五期间由于忽略了上述因素,导致生物质能的原料供应出现问题,这也是目前整个生物质能产业链中最薄弱、也是最需要加强的一环。 十二五生物质能将较快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生物质能再次被列入了新的五年规划。但是它会不会重蹈十一五遇冷的覆辙?如何促使其在十二五期间健康快速发展?这些疑问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刘德华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应该会切实加大对生物质能的扶持力度,这一产业也将较快发展。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利用可再生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刘德华说。 对于如何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刘德华建议,首先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比如第二代燃料乙醇、海藻生物柴油、木本油料植物栽培等技术。此外,政府在进行扶持资金倾斜的同时,也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这个行业中。 袁振宏则认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生物质能发展,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是要注重能源植物品种开发,保证生物质能原料供应。他表示,之前发展生物质能主要靠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将来更应该发展能源植物,利用中国沙漠、荒山、荒地等边际性土地比较多的优势,将精心培育出的耐寒耐寒植物,与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沙漠改造、防风固沙等工程结合起来,慢慢培育我国的生物质资源基地,这将促使我国生物质能有大的发展。 袁振宏指出,第二就是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能贪全求快。任何能源形式都有其优缺点,生物质能也是如此。袁振宏表示,种植能源植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种树要5、6年方能成材,而培育优良品种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政策制定者要有战略眼光,不能为了政绩和GDP而追求短期效益。 国家应制定长期且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支持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这样可以用法律来规范,保证产业支持政策不因人亡而政息。袁振宏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不久前的一次生物质能会议上表示,生物质能要满足现代能源需求,必须能大规模生产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产品,应按照工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史立山进一步解释说,工业化是指要转变思路,按工业化的方式发展生物质能;规模化是指应积极探索推进大型沼气利用,通过提纯压缩,利用管道送到更广范围的农村市场;专业化是指要培养专业化的投资、服务公司开拓市场。 石元春建议,要把建立生物质原料的加工、生产、供应系统作为十二五战略重点,通过发展科学的能源农业,形成持续不断、高质量、低成本的原料供应体系。 链接 国家发改委2007年9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达到200万吨。 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到2020年达到2400万千瓦,沼气和垃圾发电分别达到300万千瓦;到2020年,使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优质燃料,全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约8000万户农村居民生活燃气主要使用沼气,年沼气利用量约30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总计年替代约1000万吨成品油。 页岩气有望迎来大规模开发 有关能源专家3月23日表示,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乐观,国内石油公司目前已开始打井探索,未来两三年内有望完成技术过渡,实现大规模发掘。 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最大的石油展cippe石油展期间举行的2011国际石油石化装备发展论坛上,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玉喜指出,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渗透率非常低,采收率在10%-20%,因而开发技术要求较高。目前美国开发较为成熟,而我国页岩气资源仍处于未开发状态。 据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实验中心主任张金川介绍,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中国有望在10年左右达到美国目前的开采水平。哈里伯顿公司非常规能源专家同时指出,页岩气的大规模投资开发将对中国的设备和工艺提出很高的要求。 信达证券:政策规划决定特高压与太阳能或将成为投资主线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我国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2020年非石化占比一次能源达到15%。另外,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也首次成为约束性指标,比十一五规划降低了4个百分点。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7亿元建设电网,平均每年3000亿元左右。2011年预设固定资产投资3220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925亿元,与2010年电网投资2644亿元相比增长10%。 国家电网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中交流特高压的投资额约占2/3。第二条线路锡盟至南京交流1000kV已获发改委的批准,预示着十二五规划三纵三横特高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已经完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三条,分别为云南-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2011年3月31日,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日本核辐射危机至今未平息,全球核电站建设进程放缓。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必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但受制于资源有限以及并网困难等问题,也很难成为未来替代一次能源的品种。相比之下,太阳能光伏在安全性以及应用性上更胜一筹。 在宏观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回落的背景下,电网建设和电源建设投资平稳增长,电力设备行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传统一次设备,火电机组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随着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我国对特高压输电、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规划与扶持,我们认为这两个块或将成为2011年二季度市场的热点。之前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显现,受益公司业绩也将逐步兑现,因此我们依然维持电力设备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 平安证券:核电发展长期看瑕不掩瑜 短期继续建议标配行业。3月份大盘继续维持震荡,沪深300指数下跌0.50%,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表现异常、大幅跑输大盘,全月下跌4.68%。板块走弱的背后有两大重要原因,一是由于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引发全世界重审核电发展思路,进而导致与核电相关的板块两大权重股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大幅下跌;二是由于3月以来行业公司的年报密集发布,其中多数公司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展望后市,短期来看估值压力犹存,仍建议标配,但中长期行业前景仍向好,长期来看仍应超配。 4月份推荐组合看好节能环保、光伏板块。推荐组合方面,我们仍点看好节能环保、光伏板块,新增推荐光伏设备龙头精功科技,以及电磁冶金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科电气。推荐组合为海通集团、精功科技、国电南瑞、荣信股份、科陆电子、瑞凌股份、汇川技术、中科电气。 我国电力投资呈现两大特点:电源与电网投资重新开始不匹配、火电投资比例持续下降。自2010年以来,电源投资再度超过电网投资10%以上,电力投资失衡,主要问题出在电网投资方面。预计随着电网规划的最终落实、城乡配网投资的快速增长,电网投资将快速恢复。火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例,从2008年的二分之一下降至三分之一。同时,核电投资比例快速增长,风电、核电、水电是我国清洁能源建设的中坚力量。 未来核电的发展仍是大势所趋,纵其短期发展暂蒙阴影,但长期来看瑕不掩瑜。日本发生核泄漏的反应堆为沸水堆,于上世纪70年代初投入运行,设计技术安全性不能与中国现有核电技术相比。此次日本事故之后,从长期效应来看,将增强政府在核电规划中对于核安全的重视度,在现有核电二代加与三代的堆型选型中,三代的安全性将更现优势,这为AP1000上马争取了时间和更多的筹码,直接利好AP1000路线设备制造商。在非化石能源占比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压力下,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也是势在必行,未来核电的发展仍是大势所趋。纵其短期发展暂蒙阴影,但长期来看瑕不掩瑜。 工业和信息化部28日公布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将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各项目标的要求之下,除了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之外,相关节能环保行业及公司将获得较好发展机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有专家预测,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将于第二季度出台。发改委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在将来较长时期内,环保产业将保持15%至20%的年均增速。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一倍以上,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 爱建证券:短期影响有限,中期预期降低 日本遭天灾引起冷却剂缺失严重事故: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日本福岛核电站,福岛核电站1号、2号、3号机组均出现冷却剂缺失严重事故,其中1号机组氢气泄漏爆炸引起核泄漏。 福岛核电站事件对我国核电进程的影响:我们的观点-短期影响有限,中期预期降低,长期信心坚定短期:我国在建核电站全部都是压水堆,而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代核电技术,本次国务院暂停审批对在建核电站影响不大,目前在建的有3000万千瓦左右,如果目前日核局势不发生太大变化,以目前的在建规模和速度,如期实现十二五目标基本没有压力。 中期:我们认为,本次事故对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最大,影响的力度大小要看《核安全规划》出台时间。如《核安全规划》迟迟无法出台,有可能影响十三五核能规划目标的实现。 制式选择倾向上的结构性变化预判-偏向AP1000:我们在建的核电站有主要有CNP、EPR、CPR1000、AP1000四种型号,我国沿海核电站基本已经饱和,未来核电站建设将向内陆转移,在国家业界普遍提高对核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之后,内陆核电站制式选择上我们认为,未来通过审批的内陆核电机组基本是使用三代技术,其AP1000采用失效概率低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如果遇到类似日本核电站的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即可恢复核电站至安全状态。 上市公司影响分析:短期对风电、水电、光伏的利好有限,但如果《核安全规划》迟迟无法出台,势必只能靠其他新能源来弥补15%的缺口,会在中长期偏好水电和风电。在核电板块,我们建议关注结构性的机会,之前论述了我们认为AP1000将成为未来大规模新建核电站最有可能采用的技术,而相应的具有资格的设备制造商则成了能够分享未来这块核电大蛋糕的佼佼者。 投资策略:本次事件对核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要是结构性影响,对整体核岛核心装备生产企业偏利空,但是我们认为整体影响有限,在核电板块被市场恐慌情绪所遗弃时,可以适当关注AP1000相关龙头公司: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二重重装、海陆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