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彦科德投资:转型之时寻找明日之星
苏海彦科德投资:转型之时寻找明日之星 更新时间:2010-7-6 0:03:22 转眼间时间已经迈入2010年下半年,正值年中之时各个部门都在忙于总结上半年展望下半年。说到下半年的经济,“转型”这个词是被提及最频繁的词汇。简单地说,转型其实就是一个从一迈向二的过程,也就是以一个行业替代另一个行业来帮助经济重新提速的过程。在中国提转型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从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到90年代的国企改革,再到外贸推动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国内的经济是具备成功转型的经验的。
总结国内历次经济转型的特点,无外有就是一段镇痛时期孕育后期一个新产业的大波浪投资机会。因此,转型并不应该是市场需要害怕的。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投资思路绝不仅仅应该局限于抄指数的底,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抄行业的底才是享受新经济起飞的基础。
一。转型的困难。
提到转型,其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当今的经济结构转型,我们认为涉及到三大方面。
首先是地产在经济中的地位问题。从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超过30%的增速对比之前的均值来说已经明显过热。因此就地产调控的困难来说,不是简单地打压房价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握一个“度”。这个“度”指的是让地产市场回归常态,而不是让它一蹶不振。与此同时,对于地产的宏观调控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行业正在从热转冷,但是从中也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就赚钱效应而言,资本从一个方向上撤出后同时也会考虑新的赚钱方向,这对于新赚钱效应的形成也并非不是好事。
其次是加薪潮的问题。我们认为富士康事件的发生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问题,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制造业的发展应该是从粗放型向效益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向改进的过程。富士康事件仅仅是漫长的加薪潮中的一个初始阶段。加薪对于制造业来说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对于刺激内需和调整收入结构而言却是一个中长期的机会。
另外是外贸产业的发展思路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和眼下的欧洲债务危机对于外贸产业的发展来说都只是一个小插曲。如果说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无论这些事件是否发生,对于中国外贸产业而言都是要走向技术化和质量化的方向,而非眼前的靠人力成本取胜的策略。
二。转型带来的机会不可忽视。
总结起来,我们认为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增强企业的内在竞争能力都是将中国经济带向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内生性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股市的投资而言同样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我们从修炼内功和修炼外功来前瞻后期的发展机会。
品牌意识的缺乏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谓的品牌意识缺失指的是两点,一是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但企业的管理能力与其品牌知名度所代表的发展质量仍有差距的现象;二是企业内功已经修炼得很好,但品牌知名度仍相对较低,鲜为人们认识的现象。对于这两者来说,经济的转型都将带来后续一个大阶段的发展机会。因此,经济转型时期,大可作为挖掘明日之星的重要机会,而挖掘的方向就在于品牌意识扩张过程中“修炼内功”和“修炼外功”带来的优质潜力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