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股150分钟极限“过山车”!著名经济学家被套3年后暴赚六成
受到大盘回调影响,部分7月内上市交易后连续一字板涨停的次新股也暂时停住了狂奔的步伐。
其中,7月8日上市交易的酷特智能24日走得特别剧烈:在前期连收11个一字涨停板之后,24日以涨停板开盘,12分钟后即被杀至跌停板;之后又在13:30被拉到涨停板,在短短2个半小时内就经历了“天地板-地天板”的转换,实在是让人有“晕车”的感觉。
然而更让“每经牛眼”感兴趣的是,在酷特智能IPO之前,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曾以3000万元从公司实控人处受让了180万股股份,算下来每股成本为16.67元。虽然曾因酷特智能发行价较低而一度浮亏,而如今开板之后,许小年已暴赚超六成。
另外,虽然酷特智能的股票简称显得相当高大上,不过其运作模式和核心竞争力仍然受到业内质疑。
“天-地-天”过山车走得太刺激
24日,是创业板新股酷特智能7月8日正式上市交易以来的首个开板之日,它上演了一出“天地板-地天板”剧烈震荡的好戏。
酷特智能24日分时图
酷特智能开盘分时成交图
24日,酷特智能以26.87元/股的涨停板价位开盘,不过随即大卖单快速涌出,不到2分钟就摸到了跌停价21.99元/股,成功实现了“天地板”。不过,随后股价又被诸多涌入的买单震荡抬升,到了13:30时,股价再次触及涨停板,成功实现了“地天板”。
也就是说,在短短的2个半小时内,酷特智能就完成了“天地板-地天板”的剧烈转换。对于酷特智能的11万股东来说,这趟“过山车”实在是太刺激了。
酷特智能上市以来日K线图
从日K线图来看,酷特智能在上市后连续收出11个一字涨停板之后,24日收出了一根带长下影的小阴线,盘中一度触及5日均线,振幅达到19.98%。值得注意的是,酷特智能24日成交量暴增至44.5万手,换手率高达74%。
图片来源:深交所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酷特智能买入前5席位均来自长三角地区,累计净买入超过1.3亿元。信达证券上海闵行区七莘路营业部、方正证券成都高升桥路营业部和一个机构专用席位成为主要的卖家,累计净卖出超过2000万元。
许小年并列第13大股东
“每经牛眼”注意到,24日感到特别刺激的,或许还有一位著名的财经界人士:经济学家许小年――作为酷特智能的第15大股东,他所持有的180万股不仅成功“解套”,而且还为他带来了最多超过六成的巨额收益!
图片来源: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
酷特智能在2018年12月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股东列表中,“许小年”并列第13位,持有180万股,发行前持股比例为1%。
图片来源: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显示,这位“许小年”在2017年8月与公司实控人张代理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因许小年认为发行人前景很好,对发行人有信心,以3000万元受让张代理持有的公司1%的股权。
图片来源: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
那么,这位“许小年”是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位“许小年”呢?酷特智能的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许小年,1953年出生,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中金公司研究部主管,2004年至今,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因此,这位酷特智能的并列第13大股东可以确认是我们所熟悉的、曾提出惊世骇俗的“千点论”而出名的中金公司研究部前主管、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
成功解套并暴赚六成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01年9月,许小年执笔中金公司一篇题为《终场拉开序幕――调整中的A股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称:“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调整是不可避免,也是健康的。股价下跌……根本原因在于股价过高缺乏基本面支持,以及市场的不规范操作……”。文中表示,按照国际估值标准来衡量中国股市,那就意味着中国股市的价格起码要跌掉一半,政府再引入做空机制等一系列的重建手段,再塑一个健康、完美的市场。当时,上证指数在2100点左右,由此引发“千点论”。
2012年1月,许小年又在微博上称:“真金白银不撒谎,有现金,能分红,说明公司状况还不错,股息因此是表达和传递公司价值的重要信号。信息披露越差,公司治理越糟的市场,强制性现金分红越有必要。”
2016年1月,他又出语惊人:“在一个歪的地基上盖大楼,最后还是要塌下来,今天塌了多少呢,2750,我还嫌贵。”
“每经牛眼”注意到,许小年与酷特智能的渊源不浅。2018年1月,许小年在“2018年中金财富论坛”上演讲时表示: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产生在行业整合与重组、消费升级、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他在其中提到:一家高档西服制造商,其定制服务有了十足发展,交货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一周,其价格下降了一半,以前的中高档西服,现在成了适合白领消费的定制品。
在随后于4月的一场演讲上,许小年以案例的形式说得更加明白:“第二个案例,是做定制西服的红领。”他表示,这家服装制造商就用大数据的技术解决定制化服装、个性化服装制作中的重点问题,实现了手工裁缝操作的方式改变成了流水线的生产,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而“红领”,正是整合、更名前的青岛酷特。
“每经牛眼”注意到,3000万元受让180万股,算下来许小年入股酷特智能的成本大约为16.67元/股,可见其对公司极为看好。但是,3年后酷特智能上市时发行价仅为5.94元/股,不到许小年入股成本的四成,想必他也一度有点懵吧。
酷特智能上市以来日K线图
不过,酷特智能7月8日上市赶上了好时光,正逢大盘快速上涨之时。上市首日即顶格上涨44%,之后展开连续一字板涨停之旅。截至7月17日收盘,酷特智能股价收于16.68元/股,如果刨开3年的资金占用成本不计,许小年当天已经正式“解套”。
截至24日收盘,酷特智能上市以来最高涨幅接近277%,以盘中最高价26.87元/股计算,许小年持股市值已经超过4800万元,浮盈超过六成,想必他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家族控股46.6%,第二大股东为复星系
数据显示,酷特智能主要从事个性化定制服装的生产与销售,包括了男士、女士正装全系列各品类,并向国内相关传统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定制工厂的整体改造方案及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专注研究实践“互联网++工业”,形成了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总结出了一套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彻底解决方案――数据工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个性化定制”模式展开的消费者直接对接工厂的C2M商业生态。
资料显示,“C2M”是一个工业互联网概念,指的是用户直连制造,即强调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个人消费者直接与制造端衔接,从实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图片来源: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
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第一、三、四大股东为父子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代理及其家族,张代理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8,388.6487万股酷特智能的股份,占公司46.60%的比例。
此外,深圳前海复星瑞哲恒益投资管理企业目前持有青岛酷特16.19%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资料显示,复星恒益的LP为复星集团,其在复星恒益的出资比例为99%。复星恒益所持股份来源于2015年对青岛酷特进行的2.25亿元增资。以此计算,复星恒益的持股成本约为每股7.72元。
复星在产业互联网布局多年,投资了酷特智能、全球领先的工业4.0解决方案提供商德国FFT等有代表性的企业。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曾经在多个场合表示,“新一轮商业革命是C2M双向驱动带来的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他认为,互联网上半场的红利已经快结束了,但是产业互联网所带来的C2M变革才刚刚开始。
酷特智能上市也是复星超前布局产业互联网的成功例证。复星于2015年和酷特智能达成合作。郭广昌曾表示:“酷特智能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用柔性化的工业化方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是复星C2M战略成功的案例之一,复星看好酷特智能在C2M领域的未来发展。”
根据招股说明书内容显示,酷特智能在2017年到2019年期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是5.8亿元、5.9亿元、5.3亿元,净利润分别是5853.8万元、6359.62万元、6867.42万元,业绩稳定增长。
毛利率较低 “智能化”受质疑
不过,酷特智能“个性化定制”的“C2M”模式,是否称得上是真正的“工业互联网”还是仅仅“蹭概念”呢?业内也充满了质疑。
招股书显示,酷特智能仍以贴牌加工为主,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2017年~2019年,其ODM类产品销售收入占各期服装类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77%、74.15%和70.20%,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据了解,贴牌代工一直是服装产业链条上利润较低的环节。
招股书显示,青岛酷特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并不高,且存在波动。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青岛酷特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90%、38.79%、36.28%。同比同类A股上市公司,报喜鸟在2018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61.06%,乔治白的毛利率为47.18%。
同时,酷特智能的直营门店数量也在急速下滑,由2017年初的16家,下降为2019年末的5家。对此,该公司解释为“公司战略布局调整”,但被撤销的门店中多家成立时间不足一年。
图片来源:酷特智能招股说明书
据财联社报道,国内某服装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指出:“传统服装企业定制服务锁定的都是高端消费者,推出的高级定制服务大部分针对名士,消费者受众较窄。与规模化生产相比,高级定制还是一个小众市场。”
“目前服装行业中所谓的个性化定制还是概念先行,工业化生产偏多。多数的定制还停留在基础版型上面料、颜色的改变。”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总经理程伟雄表示:“定制的本质是高端,而目前的定制还比较泛,在衣服上印一个logo,加一个口袋,本质上还是工业化生产,不能算是真正的个性化定制。”
广发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目前定制服装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对纺织制造企业来讲,C2M模式将帮助其打开全新增长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甚至向下游品牌业务延伸;对品牌服装企业而言,C2M模式将帮助其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同时为新品设计和生产提供方向,有效降低库存风险和资金压力。
“虽然标榜了智能化定制,实体门店却少之又少,大部分业务来自于贴牌加工。所谓‘智能’的部分更多的是为迎合产业趋势,找一个可融资的借口。”程伟雄认为,“‘智能化’已被大众过度吹捧,有些行业最需要的还是人工。服装行业正是如此,做一些所谓的智能化概念,不如把核心业务做好。”
“智能化定制需要基于大数据,企业首先需要有很强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反应到生产制造端的能力,包括柔性生产线及仓储物流配套体系。用户思维方面,要实现终端消费者的在线消费可视化及智能穿戴设备的支撑,挑战非常大,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智能化个性定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服装行业专家、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