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评论高盛案:聪明局内人算计天真局外人
英媒评论高盛案:聪明局内人算计天真局外人 更新时间:2010-4-24 1:14:41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今日刊载专栏作家约翰・普伦德文章称,就成熟度和复杂性而言,金融历史根本无法与债务抵押债券 相提并论。在最近的信贷泡沫中,大型投行看上去像是典型的局内人:用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的复杂结构性产品来糊弄人。 中新网4月23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今日刊载专栏作家约翰·普伦德文章称,就成熟度和复杂性而言,金融历史根本无法与债务抵押债券 相提并论。而围绕美国证交会起诉高盛欺诈一事的热烈讨论则提醒人们,泡沫倾向于遵循自己的原始模式。高盛是否出于欺诈目的、有意将CDO产品卖给德国产业投资银行及其它客户,将由法院裁决,但人们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感觉,即近来的信贷泡沫遵循着一种古老的模式:聪明的“局内人”算计天真的“局外人”。
文章称:
经济历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认为,在诸如“南海泡沫”或“密西西比泡沫”之类的巨大金融畸变中,有一群成员稳定的专业“局内人”会在底部买进,推动价格上涨,然后在顶部抛售,之后市场大跌。而一群人数更多、但成员不断变化的“局外人”则下手较晚,在高点买进、低点卖出,随后带伤离去。
这是对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名观点的反驳。后者认为,长期而言,影响稳定的投机不可能存在,因为这涉及了高买低卖。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人这样做的人都将会赔钱,并被清除出局。由于投机者持续存在,他们肯定是低吸高抛,扮演着有利于稳定的投机者的角色。金德尔伯格的观点是,投机者不是单一、同类的群体:它们中有输家也有赢家。
当然,在最近的信贷泡沫中,大型投行看上去像是典型的局内人:用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的复杂结构性产品来糊弄人。
就高盛而言,在同样的意义上,该公司非常符合“稳定的局内人”的描述。在上一次大萧条中,它炮制了一个巨大的骗局:在1928年底,以每股104美元的价格将高盛交易公司(Goldman Sachs Trading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