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要在拉动内需上发挥更大作用
银行要在拉动内需上发挥更大作用 更新时间:2010-2-4 2:00:47 新年伊始,银监会又批准了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筹建。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人们的消费信心得以提升,消费市场出现复苏,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也有了提高。然而,与国家政策利用最大化不相称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作用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银行某些不恰当的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需政策的效应。因此,作为社会资金的主要聚集地和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银行,可以,也应该为促进内需、增加消费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一是调整信贷结构,鼓励企业立足内需,更好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多年来,由于国家一直推行外贸出口的鼓励政策,银行也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出口,使得我国内需不足,经济结构失调,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其弊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显露无遗。因此,银行要适应、配合和支持国家的扩内需政策,调整信贷结构、改变对企业的支持方式,限制企业生产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而鼓励和引导企业把发展的目光转向国内,不断开拓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对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要给予大力支持,对高新技术项目、企业和产业要在资金额度、利率上给予优惠,以丰富市场产品、刺激社会需求。对“三农”产业和新农村建设,银行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发展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 二是加大个人消费信贷营销力度,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和繁荣。长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以公司信贷为主,而个人信贷,尤其个人消费信贷开发得不够。近年来虽然很多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并发放了不少个人消费贷款,但大多数仍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为主,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在90%以上。这一方面是个人消费信贷面对的是分散的个人,借款额度小、成本高、利润薄,以及银行人手少而不愿介入。即使是住房按揭贷款,也是通过房地产开发商或中介公司,做的是批发业务,成本不高而利润不薄。另一方面,除住房按揭贷款外,其它类型的消费贷款意识还不强,申请该类贷款的人不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三是转变经营考核观念,引导居民将储蓄转为消费。消费过低而储蓄率过高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受制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长年高储蓄率的形成又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当的经营考核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多年来,银行一直奉行存款第一、规模至上的经营思想,考核时也把存款的增长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为了确保存款的稳定和持续增长,银行的柜面人员和客户经理使尽各种手段拉存款、争储蓄,并努力使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就是存款到期了也千方百计地劝说客户续存,使银行的储蓄和存款节节攀升,也使得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影响了内需的扩大。 至今,我国银行实行商业化运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银行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金融服务的方式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金融电子化的迅速发展,银行已告别了单纯依靠存贷利差的赢利模式,存款,尤其是储蓄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转变建立在存款基础之上的经营考核观念,多引导居民将储蓄转为消费。即便这样,也不会导致银行的存款大幅降低。因为,很大一部分居民储蓄进入消费后,又通过企业回流到银行成为对公存款。而且,银行还可大力推广银行卡业务,既会促进人们的刷卡消费,又可拓展新的存款来源。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显示,去年我国GDP增长率成功地保住了“8”,达到8.7%的增长目标,这预示了我国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实现了企稳回升,为今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内消费市场的复苏创造了良好条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抓住有利时机,为促进内需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科学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关注内需,鼓励金融创新,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个人消费信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