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胀压力将延续4物价目标有实现基础

频道:信用卡知识 日期: 浏览:0

输入型通胀压力将延续4%物价目标有实现基础

输入型通胀压力将延续4%物价目标有实现基础 更新时间:2011-3-16 10:38:17   美国经济在2011年不会衰退或二次探底,但量化宽松政策具有传导效应,会继续将通胀带给那些货币与美元紧密挂钩的新兴市场国家,进而引起这些国家的物价波动,加剧输入型通胀。

记者高国华今年的“两会”期间,物价和通胀成了关键词。物价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业内专家认为,今年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但是粮食储备、工业品供需平衡等将是4%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今年我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物价调控形势严峻尽管各方对于推动去年物价上涨的因素有不同分析,但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宽松货币环境是推动CPI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次通胀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国际原因,也有国内原因,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博时基金主办的“2011中国抗通胀投资论坛”上提出,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推高了世界能源、基础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中国是进口大国,所以这种价格上涨必然波及国内。而2009年国内货币和信贷投放大幅增长,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我们战胜金融危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进入2011年,以美国、欧洲为首的发达国家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中国输入性通胀加剧,最近多变的中东北非政局,更给本来就高高在上的油价再添了理由,这些都给中国的物价形势带来严峻挑战。

“通胀不管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货币现象。1960年到2008年的近50年间,美国基础货币量的增速比较缓慢,但2008年到现在,货币量已比几十年前翻了一番。未来5到10年,通胀的压力仍很大。”博时基金海外研究顾问约翰・布伦乔尔森说。他认为,美国经济在2011年不会衰退或二次探底,但量化宽松政策具有传导效应,会继续将通胀带给那些货币与美元紧密挂钩的新兴市场国家,进而引起这些国家的物价波动,加剧输入型通胀。

收紧流动性是有效武器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CPI不断走高。去年11月份CPI涨幅达到5.1%,今年2月份,CPI涨幅依然有4.9%,特别是粮食、蔬菜、肉禽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方面工作稳定物价,其中第一项就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任何通胀归根结底都是货币问题,调控物价首先要收紧货币供应的龙头,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都是应该采取的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说。

他分析说,目前我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至19.5%的高位,中小型银行也在17%,大型银行还有6.5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小型银行还有8个百分点可以上升,他预计今年还会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个百分点左右。至于加息,向松祚认为,加息必须要解决负利率问题,以防止老百姓的财富在通胀中缩水。他同时也表示,在收紧龙头的同时还可以“泄洪”,引导过剩的流动性“走出去”。这包括减少结汇、增加售汇,鼓励商业银行向央行购汇,鼓励对外直接投资,鼓励居民海外投资。同时,可以“扩水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债券市场,鼓励更多的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

实现目标有多项保障本次论坛上,专家表示,尽管2011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特别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物价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实现4%的物价调控目标有坚实的基础。“目前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有两个物质基础和一个工作基础。”姚景源认为。

他分析说,控制物价总水平有三个基础:一是国内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且大大高于国际标准。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粮食库存占消费总量的16%为安全警戒线,而我国这一比例现在超过30%。而且,不但粮食库存充裕,主要农产品,如猪肉、植物油、糖、棉花等都有充裕的国家储备,因此,即便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国家也完全可以用抛售储备的方式稳定物价。二是工业品市场总体格局供求基本平衡,一些行业还存在产能过剩,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基本平衡的格局决定了工业品价格会总体稳定。一些品种的价格甚至还有可能回落,比如说汽车的价格。

除去粮食和工业品两个物质基础外,保持物价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将粮食和蔬菜价格跟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挂钩。“这种行政措施肯定见效。”姚景源说。

基于以上分析,姚景源认为,应该相信2011年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4%的物价目标能够实现。

光学影像

轴类测量仪

三次元影像测量仪

三维测量仪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