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它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2018年,工信部《关于印发〈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指南〉的通知》强调,加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工业设计成为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根据《福建省工业设计发展行动方案(2016年—2020年)》工作目标,到2020年,福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成80家以上,建设5个以上工业设计园区,达成30项以上工业设计与制造业企业融合对接示范项目,福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近年来,福建在建设“一带一路”契机下,促进了制造性服务业显著发展,为福建工业设计转型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工业设计是一个省的经济命脉,它以消费需求和社会效益为导向,以创造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为目标,围绕产品设计这一核心,通过“人、事、场、物”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推出创新产品,创造更切合人的需求的生活方式。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居全国前三。2018年,福建23家企业的41件作品,获得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入围奖。2018年,八闽杯海峡两岸设计工作坊实现了设计与制造“零距离”对接。福建虽然已经形成一批制造型工业设计特色企业,但是,工业设计发展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受传统工业设计理念的影响,把工业设计看作是美工。据统计,有30%以上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具有美术学、艺术学等学科背景,工业设计的服务模式还停留在外观美化的较低层面,忽略了工业设计制造应用功能的必需性。工业设计在提升福建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制造业竞争力优势等方面,仍有长足的提升空间。其次,经费投入不足,工业设计园区建设滞后。第三,发展工业设计的人才基础较薄弱。工业设计师队伍普遍比较年轻,缺乏实践经验,高端人才匮乏。第四,缺乏对外交流,工业设计师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经验的渠道不畅。因此,福建省工业设计要围绕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制造业的结构升级,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链的有机融合,加快工业设计转型和发展。
科学制定转型规划。实现福建省工业设计的转型和发展,重点是要制定转型规划。就福建省而言,要认真研究其自身存在的优势特色以及发展方向,做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长短互益。根据福建省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轻工业优势,精致创新,精确施策,精准发力。在转型过程中,要做到“真转型”,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工业设计比较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福建省工业设计的基础,把工业设计的转型和升级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大事,提升到战略高度,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抓紧抓实。一方面,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成立由产、教、研等方面组成的工业设计产业管理机构,制定比较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实现职能转变,把设计产业服务和组织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把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政府顶层设计和产业自主升级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以设计创新为抓手的产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面对福建制造业不大不强的现实,政府要通过资金扶持、项目立项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成立工业设计中心,以示范引领效应,提升工业设计的创新驱动、应用驱动和转型驱动能力,为福建省工业设计在制造业等各产业领域补短板、增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全面融合发展。
满足市场供给需求。新时代的工业设计是在打破传统工业设计强调形态、色彩和美感等方面的艺术设计局限的基础上,注重“人、事、场、物”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系统性的设计科学,重点关注产品设计,考量产品品质和产品属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工业设计要立足于创造美学经济与美感生活、提升“工业设计”的软实力,积极整合福建省民风民俗资源,设计具有福建特色的工业产品,满足市场供给需求及消费方式变化。另一方面,工业设计要综合考虑特定对象、特定时代背景、特定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准确描述产品属性和使用目的,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符合原理、结构功能、材料、技术工艺、造型等内在设计规律的工业产品。
加强闽台合作交流。台湾工业设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在台湾完成工业化后得到很大发展,其产业形态向原始设计制造(ODM)、自有品牌生产(OBM)转变,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制造业产品获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利器。台湾工业设计在德国iF与reddot、美国IDEA等世界顶级设计大赛中屡获殊荣。台湾在3C(信息家电)、精密机械、纺织等产业的工业设计具有国际水准,许多工业产品已经是全球品牌。目前,福建省的工业设计动能不足,影响了工业设计的转型升级。为此,在产业领域,福建要加强与台湾的合作交流。依托福建省现有的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园区、众创空间等平台,发挥聚集效应,借鉴台湾工业设计理念,建立以点带面、以面射点、点面结合的“闽台工业设计走廊”,辐射带动厦门、漳州、泉州、福州乃至全省的工业设计发展。在科研领域,福建要依托人才引进政策,鼓励福建省高校、科研机构等大力引进台湾高层次工业设计人才,促进福建省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人员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以福建某重点工科高校设计学院为例,该校引进台湾专家担任院长和工业设计学科带头人,其专业台湾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在短短的三年内,机械工程领域工业设计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获批,并助力设计学学术学位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获批,该校工业设计专业取得很大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制造业对设计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才需求与人才质量之间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省35所本科学院中有15个院校设立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专业,还有数量众多的大中专学校有相关的专业教学。这些院校要实施以企业项目为主线、校企专兼职教师团队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毕业设计“实题实做”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授课新模式,主动把企业家和品牌设计师引进教学课堂,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性课程。知名设计师带入真实设计课题,与教师联合辅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同时,遴选组建毕业设计导师群,扎实推进新形态毕业设计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校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界设计研究和业界设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产品设计转化能力,打通双方设计人才互动交流,促进高校设计资源服务社会,推动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