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在美启动新临床试验招募到的第一位患者来自“钻石公主号”
2月26日,吉利德科学官方宣布启动两项三期临床研究,以评估瑞德西韦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人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瑞德西韦是一种在研的核苷酸类似物,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在体外和体内动物模型中显示了对多种新兴病毒病原体的活性,包括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和非典型性肺炎病毒。
针对瑞德西韦的研究此前曾在健康志愿者和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中展开,也有个别同情用药病例显示出其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上的疗效,但这不足以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只能通过未来的临床试验来确定。
目前,瑞德西韦尚未在全球任何国家获得许可或批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证实。
01
新临床试验
从今年3月开始,这两项随机、开放、多中心的研究将主要在亚洲及全球其他确诊病例较多国家的医疗中心展开,入组约1000名患者。研究将评估瑞德西韦静脉给药的两种用药时间方案。
吉利德就使用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出了研究申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迅速审评后,批准了吉利德启动这些临床试验。
新的临床研究扩展了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瑞德西韦相关研究,包括在中国湖北省开展的两项由中日友好医院负责的临床试验,以及最近在美国由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主导的一项临床试验。吉利德为这些研究捐赠了药品并提供科学支持,在中国的临床试验预计四月份获得结果。
吉利德科学首席医疗官Merdad Parsey博士表示:“吉利德的首要关注点,是迅速确定瑞德西韦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互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此药物的更广泛全球性数据。”
吉利德发起的临床试验将对瑞德西韦的两种给药时间方案进行评估。一项研究将入组约400名临床表现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机分配让他们接受5天或10天的瑞德西韦治疗。第二项研究将在约600名具有中度临床症状的患者中展开,随机分配让他们接受5天或10天的瑞德西韦治疗或者仅接受标准治疗。两项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临床症状的改善。
两项研究中的第一项,将通过静脉注射5天和10天的给药方案,来评估瑞德西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约400名重度症状患者将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除标准治疗之外,他们会在第一天接受静脉注射瑞德西韦200mg,此后每天注射瑞德西韦100 mg,直到第5天或第10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衡量体温和氧饱和度的正常化,来评估瑞德西韦的疗效。
第二项研究,将评估瑞德西韦静脉给药5天和10天的方案对中度症状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单纯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大约600名参与者将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组,除标准治疗之外,患者第一天接受瑞德西韦200mg治疗,此后每天注射瑞德西韦100mg,直到第5天或第10天,把他们与单独接受标准治疗的参与者做比较。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衡量每组患者在第14天时的出院人数比例,评估瑞德西韦的疗效。
在2月26日药明康德举办的“科学战疫线上论坛”上,吉列德科学病毒学副总裁Tomas Cihlar表示,关于瑞德西韦,“过去几周我们已开始在中国开展两项临床试验,分别针对两种处在不同发展状态的新冠肺炎患者。2月初启动的第一项试验针对重症患者,这类患者血氧饱和度较低,需要辅助通气。这项研究计划招募450名患者,目前已招募约1/3。第二项试验主要检验药物在轻中度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计划招募约300名患者。”
此前在国内开展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并不是由吉利德发起的,而是由研究者所发起。本来并不是吉利德申请药物上市的数据,但Tomas Cihlar强调,“这两项研究均为双盲,含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在设计上它们可以成为3期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如果能在其中一项或者两项研究中看到瑞德西韦的疗效,这些数据有可能成为支持新药上市的注册性数据。我们也将在适当时候决定是否开展独立的药物安全性检测,以及进行初步和中期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这可以帮助我们尽早了解安慰剂和治疗组患者的表现,以便早日确定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参数,以及如何在这一疫情中使用它。”
对于瑞德西韦的新临床试验研究,Tomas Cihlar表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了关于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公告,这也是一项随机双盲、含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面向所有住院患者,覆盖轻中度到重度患者。
“这项研究已于几日前在美国招募到第一位患者,该患者从‘钻石公主号’邮轮回到美国。此后将扩展到全球范围。我认为,这三项研究将覆盖大量COVID-19患者人群,以获得关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02
“老药新用”的挑战
谈及抗病毒药物研发,Tomas Cihlar认为,无论用于预防还是治疗,首先要确认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在预防或治疗疾病爆发的场景下,另外一些药物特征可以让它们更有效地应用于广大人群。例如,瑞德西韦是通过静脉输液方式给药的药物,是为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特别设计的。当时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静脉输液来控制药物的递送。然而,如果作为预防性疗法在广大可能受到感染的人群中使用,静脉输液就不是理想的给药方式,人们会希望有口服药物或可通过吸入鼻内给药的药物。
“其他重要特征包括:服药次数少――如果一次服药可以产生长期疗效,那是比较理想的。过去经验表明,在疫情爆发时,与需要多次服用的药物相比,只需服用一次的药物能够让更多人愿意接受治疗。高耐药屏障也很重要,这有助保证病原体不会迅速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药物开发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权衡和取舍。而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一些药物特征将会更为重要一些。”
Tomas Cihlar表示,在没有已知特效药的时候,尝试“老药新用”是很容易理解的策略,因为这些药物在人体中使用的安全性已经得到确定。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需要抱有切合实际的期望值,因为很少会出现用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药物能成为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我想强调的是,扩大药物的适用范围,是基于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现有特征。例如,许多HIV药物在治疗慢性乙肝上取得很好的疗效,人们认识到,它们的靶标是相关或相似的,而且这两种病毒的逆转录酶均具有非常保守的活性位点。
瑞德西韦此次也属于扩大适应症,最初它针对埃博拉病毒设计和优化。但从根本上看,我们已经知道它对具有非常相似的RNA聚合酶和靶标的病毒产生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它能够被开发用于新适应症――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其他包括favipiravir和galidesivir在内的核苷类似物,也具有潜在的广谱抗病毒活性。
“目前需要解决的首个问题,是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供应链则是下一个问题。如果药物疗效得到确认,接下来就是如何提供大规模的用药服务。当疫情爆发被确定为冠状病毒后不久,我们就成立了应对小组并定期举行会议。我们将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制定计划,并与学术界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专家共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希望为此做好准备。”